返回首頁
|
經參 財智
|
經參 思想
|
經參 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經濟參考網讀書頻道
面子工程
有了環保主義作為基礎,除了國家力量以外,還有一種力量在推動着低碳熱。這種力量來自於企業、個人的形象市場。為了形象的面子工程,企業與個人“裝”出了低碳熱。當然這種面子工程中蘊涵着企業和個人的社會責任。 面子工程,有時候也是一種時尚工程。時尚代表了趨勢潮流。有時候也與是否時尚和是否精英畫等號。這種價值觀促使很多精英們必須要掌握一些大眾不能掌握的東西。大眾化的東西是算不上時尚的。為了避免被認為無知,這些精英們必須要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流行趨勢。 低碳來源於環保主義,與國際政治、經濟博弈相結合,但在大眾層面上尚未推廣開來,正可以作為一種時尚的最佳選擇品。於是,精英們為了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為了顯示出自己的知識淵博,為了顯示出自己的先知先覺,他們將低碳定位為一種時尚。精英們往往掌握着社會的話語權,當話語權和時尚結合的時候,化學作用就産生了,從而在更大範圍內推動了低碳熱。 “碳足跡”一詞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在現在的精英社交圈中,如果不能説出自己的“碳足跡”,那會被人家感覺落伍了。於是,他們必然會開口閉口大談“碳足跡”。其實,“碳足跡”並不神秘,它來源於一個英語詞彙“CarbonFootprint”,是指一個人的能源意識和行為對自然界産生的影響,簡單地講就是指個人或企業的“碳耗用量”。其中“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多,導致全球變暖的元兇二氧化碳也製造得多,“碳足跡”就大;反之,“碳足跡”就小。 而面子工程,有時候也是一種形象工程。當低碳被擁有話語權的氣候學家們、科研組織、環保運動、發達國家、社會精英從中性詞打造成一個褒義詞之後,與低碳有關的事情就更加有影響力了。 名人出於面子工程對低碳的宣傳和號召,可以更有助於推動低碳熱的延續。這是時尚進入普及化的必然階段。因為低碳這種時尚理念已經成了政治正確,這就意味着倡導、參與普及這一理念,必將給自己帶來莫大的好處。無論是名人、企業還是國家,都會樹立起積極的形象,成為先進性的化身,甚至在其中賺取更多的名譽、利潤和權力,這些利益是驅動名人和精英們不遺餘力創造時尚的原動力之一。 當然,對於名人這種面子工程,更多的是一件“好事”,令不少中低階層的公民也開始大講特講低碳了。 面子工程,有時候也是一種企業社會責任。在低碳時尚成為政治正確之後,也就是成了社會責任之後,優秀的企業必然會積極參與低碳活動,樹立良好的企業社會責任形象,以之作為打動消費者的方式,為其帶來無形資産甚至帶來直接的效益。 而到了新時代,社會責任有了新的變化。當低碳這種理論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這種理論就有了威懾力。如果你的企業在低碳方面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不到位的話,可能就會被你的消費者所拋棄。這必然會對企業産生一股巨大的壓力。這也促使企業必須參與到低碳行動、低碳宣傳中。由於企業掌握着鉅額的資金,它們參與吆喝,樹立自己的企業形象,必然會推動整個社會的低碳熱的形成。 沃爾瑪在2009年7月宣布,要求供應商提供産品生命周期的環境信息,並製作碳標籤供消費者了解。作為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眾多連鎖超市的零售業巨頭,預計此舉將影響沃爾瑪所涉及的10萬個供應商。中國第一個擁有私人飛機的企業遠大空調,其董事長張躍因為看到一組關於飛機排放的二氧化碳遠遠高於汽車與火車的數據,從而放棄了乘坐私人飛機商務出行的做法。 各種企業、個人出於社會責任的需要,參與到低碳的宣傳中來,無疑成為低碳熱的一股非常重要的推動力量。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頁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