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讀書頻道 >> 資訊
電子書硝煙再起 版權就是糊塗賬
2010-08-24   作者:金煜  來源:新京報
 

    電子書又熱鬧了。盛大推出的錦書內測一週之後,引起了不少的爭議,而關於亞馬遜電子閱讀器Kindle要進入國內的猜測更是在近期傳得沸沸颺颺。如今各大電子閱讀器之間,以及他們與傳統出版社之間的戰火早已燒遍美國,現在看起來,這團烈火也快燒到國內了。

    Kindle 未被確認的傳言

    關於Kindle進入中國的傳言是從7月份開始的,《每日經濟新聞》從亞馬遜的中國代表公司卓越亞馬遜的招聘網站上看到了一個關於招聘業務高管負責中國Kindle業務的空缺職位,並以此猜測亞馬遜總部正在積極招兵買馬,為Kindle入華做準備。不過,本報記者近日並未在其招聘網站上找到文中所説的空缺職位。
    第二波傳言,根據記者的調查,始於一個名叫HiPDF的技術網站的帖子,並在豆瓣上廣為流傳。一名網友稱在網上找到了一份名為“Kindle中國質量保證書”,記者追源帖子,的確找到了這份看起來像模像樣的質量保證書。保證書是中文簡體,其將亞馬遜的Kindle閱讀器命名為“金讀”,並為原始購買人從卓越亞馬遜網站購買的亞馬遜金讀品牌的附屬産品提供一年期有限質量保證服務。
    一時間,Kindle要入華的消息紛紛傳播,很多人開始討論起“金讀”這個名字是否合適。
    “我們不知道這份東西是從哪兒出來的,”卓越媒體公關金俊説,對於此前的對亞馬遜招聘職位的猜測,她也&&以這個角度來推斷Kindle要入華不妥,更多是“記者的想象”,“亞馬遜一直覺得中國市場挺重要,但是我們還沒有具體的時間表,現在一切都是江湖上的猜測。”

    錦書 高配置與低價格

    官方尚未確認,但業內已開始紛擾,出版人、技術狂人們開始互相打聽,或從網上尋找蛛絲馬跡,而美國亞馬遜8月底開始推出的新一代Kindle已經可以開始支持中文。
    事實上,在包括噹噹、淘寶在內的國內網站,已經可以購買到提價了不少的Kindle,當然,理論上,Kindle只能在美國使用,在國內使用Kindle還需要跨過美國地址註冊、中文破解等多方技術的坎。
    “電子閱讀器的硬體門檻是很低的,國內電子閱讀器現在在硬體上也不相差很多,”長期關注電子閱讀器市場的作家出版社社長助理劉方説。不過,另一名關注該領域的出版人,上海譯文出版社副社長趙武平則不這麼認為,“如果kindle進來的話,我肯定首先還是會買它,不會買國內任何其他産品,在使用感上它還是有很大的優勢。”趙有一台漢王,可以任意地在上面翻閱各地的報紙,也有Wifi功能,但是他覺得“不特別美觀”。
    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了多家電子閱讀器混戰的場面,銷售最多的是漢王電紙書,此外,壟斷了網絡文學90%份額的盛大集團也在本月推出了“錦書”:WiFi、3G功能、電子墨水技術等也一應俱全。不過,“錦書”出現一週後,遭到媒體測評的不少質疑,害得盛大文學CEO侯小強不得不在微博上回應“如此高配置的電子書,如果我們能把成本有效控制到800元,這是對我們執行力的最大讚美。”而對於Kindle入華的傳言,盛大方面&&,作為行業的一員,他們也在關注這方面的信息,“盛大是根據自己一貫的互動娛樂媒體戰略的布局進軍電子書領域的,我們歡迎良性的競爭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其媒體公共處&&。

    軟體 整合出版資源最重要

    硬體還是其次,電子閱讀器上能讀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以“錦書”而言,最大的優勢在於盛大集團號稱1000萬文字的海量的網絡文字資源,但它的缺陷也是同一點,即它僅限於盛大自己的原創作品。
    “電子閱讀器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類似賣錄音機的,可以送你一盤沒有版權的磁帶,”趙武平説,如果Kindle要進來,可以首先以這種形式進來,提供免費的無版權書的下載,“但一旦它要能上網以下載書,還必須和中國移動、聯通合作,這裡有很多工作要做。”
    另一種電子閱讀器就是不光只賣機器,也賣書,這個業務就需要整合大量的出版社資源。在劉方看來,目前國內在出版社資源整合方面還算能形成規模的就是擁有9萬多種書的移動3G閱讀器,但總體還沒有哪家像美國的Kindle一樣做到那麼大規模的資源整合。“幾千家出版社,整合過程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需要比較大的魄力和資金。”
    那麼,在網絡銷售方面已經取得聲譽的卓越亞馬遜可以勝任這個角色嗎?事實上,記者目前還沒有聽説哪家出版社就電子書版權問題和卓越亞馬遜協商過,如果Kindle有意入華,且不止賣機器的話,這方面需要投入更多時間和財力。

    混戰 版權就是糊塗賬

    上月,亞馬遜Kindle電子書的銷量已經首次超越了其精裝本的銷量,前不久,一名知名的文學經紀人繞過了出版社,直接成立了電子書出版公司,而另一名作家最近出的書根本就沒有出版紙版,直接出了電子版。
    在國內,這場戰爭剛剛打起,此時,Ipad和Kindle尚未進來,但是我們也已經能夠嗅到了硝煙的味道。然而中國還有特殊的情況,尤其在版權問題上,在與出版社商談的時候,很多電子書商家都寧可以一次性買斷的方式購買電子版權,這在未知該書是否會暢銷的情況下,讓很多出版社都沒法接受。
    另一個問題是,數字版權並非只擁有在出版社手中。據悉,直到今年以前,大部分國內出版社和作家簽合同的時候都是將傳統版權、有聲書版權、數字版權等各版權籠入一手,但在今年開始,數字版權開始慢慢獨立出來,一些作家在和出版社簽約的時候並不願意讓出數字版權,那麼這個版權屬於誰?如果大家都來看電子書了,誰最終會獲益?亞馬遜目前在美國以壟斷者的姿態受到批評,甚至認為在作家、經紀人與傳統出版社大戰中,它是“螳螂捕蟬,麻雀在後”的最終受益者,那麼,一旦它進入國內的話,又有誰會贏,誰會輸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讀書與懷人》 2010-08-23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價值投資者的必讀書 2010-08-13
深圳讀書月"全民閱讀網"上線 2010-08-11
第六屆江蘇讀書節在南京開幕 2010-07-20
深圳民間讀書會網羅愛書人參與 2010-07-20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三論通貨膨脹是生産力現象[思想頻道]查處閒置用地不會解決房價問題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