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讀書頻道 >> 讀書-論道
關注人民幣就是關注你的未來
讀《世界的人民幣》
2010-07-05   作者:鄭美玲  來源:華夏時報
 

  我們知道,世界上有300多種貨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錢。那麼為什麼有些國家的錢能夠全世界流通,而有些國家的錢卻只在小範圍內流通呢?那些能夠飄過五大洲四大洋的票子難道和其他票子的差距就這麼大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近期,在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並力薦的《世界的人民幣》一書中,作者孫兆東認為,歸根到底,錢的後面是實力,有實力的國家,世界上對於它的貨幣的需求自然就大,而它的貨幣自然成為國際公認的流通貨幣,於是這個國家製造出來的一張張紙幣也變得“雄赳赳氣昂昂”,其他貨幣則不得不俯首稱臣。真是應了一句話:“有實力才會有魅力,有魅力才更有號召力!”
  眼下,世界經濟實力排名第一的國家非美國莫屬,其國內生産總值(GDP)超過 97萬億元人民幣。讀者一定會問,既然美元現在這麼強勢,為什麼要關注人民幣?它能不能實現國際化和我有什麼關係?以孫兆東從事多年經濟工作的經驗來看,你現在也許還可以對它不聞不問,但總有一天它會成為你必須關心的問題,因為人民幣再也不是那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如今它已長成器宇軒昂、引人注目的青年,他在國際貨幣大家庭中越來越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世界的人民幣》從發達國家貨幣的國際化歷史出發,研究人民幣國際化的目的、作用和意義及其對我國經濟的影響,並以國際主導貨幣國家的本幣國際化的過程、經驗和啟示,探索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和未來走向,揭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對全球、國家、企業和個人的影響,從中獲得一些關於做好人民幣國際化的準備和風險防範的提示。
  在此書中,最引發讀者興趣的還在於,作者對國際貨幣體系未來100年的發展進行了展望,提出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貨幣”的願景。
  1961年,“歐元之父”蒙代爾在《美國經濟評論》上發表文章,提出了著名的“最優貨幣區”理論。所謂“最優貨幣區”指的是地理相近的兩個以上的主權國家組成一個對內實行貨幣聯盟、匯率固定,對外實行浮動匯率的經濟區域。蒙代爾進一步解釋説,生産要素尤其是勞動力高度流動的幾個國家或地區可以組成使用單一貨幣的最優貨幣區。
  1990年代初,艾默生和格羅斯提出“同一個市場,同一種貨幣”的思想。他們認為,隨着全球化的進程,市場驅動的貨幣競爭已經改變了貨幣關係的空間組成,國家的貨幣壟斷權遭到質疑。一個貨幣區的貨幣選擇本質上應該由市場來決定,貨幣區的範圍由實際的貨幣交易網絡來劃分。此時,貨幣作為一種交換工具和價值工具,才開始真正服務於市場,而無論這個市場有多大,涉及多少個主權國家,只要是一個統一的市場,包括要素流動不受限制等條件,那麼單一貨幣就是最佳選擇。
  人民幣正成為國際貨幣的一員,書中認為:21世紀前30年,人民幣將成為世界主導貨幣之一,而到了21世紀中葉,人民幣將與美元、歐元一道,共同完成一項人類經濟生活的重要變革:同一個世界,同一個貨幣。依作者的推測,伴隨科技的進步和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的進程,屆時三大主導貨幣的統一將被提上議事日程,全世界呼喚“同一個貨幣”的時代將到來。因此,從現在開始關注與討論統一的“世界貨幣”並不會為時過早。
  孫兆東在綜觀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提出,如果全球經濟一體化按現在的速度加快發展下去,整個世界形成一個統一的市場並非是件不可能的事,而照此推斷,世界的單一貨幣化也完全能夠實現,“同一個世界,同一種貨幣”並不只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孫兆東預計,三大貨幣統一後,確定什麼樣的名稱將會成為討論的焦點。如稱“歐元”,其地區代表性太強,不會為全球人所接受。如叫“美元”,其一個多世紀以來似乎已被刻上“富人和發達國家的錢”的印記,同時仍殘留着區域性和國家性的痕跡。最終能被全世界最為廣大的人民和國家所接受的應該就是“人民幣”了,因為“人民的錢”才是全世界統一貨幣的最準確的涵義。
  同一個貨幣體系下的世界經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並且物質産品極其豐富。國家與國家之間有千絲萬縷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單獨存在。人們結賬、購物都用這種稱為“人民幣”的統一貨幣,而統一貨幣發行量的大小則由一個叫“人民銀行”的世界銀行來負責統籌。到了那個時候,很少見到紙質的貨幣,人們無論走到世界的哪個地方都可以自由使用電子貨幣來支付。金融業的研究者們不再每天研究貨幣匯率的變化,而是在研究“人民幣”如何在全球範圍內清算、調配與調度。
  但是這個美好的願景必須在世界總體和平與穩定發展的條件下才能夠實現。如果再次發生類似於上世紀兩次世界大戰那樣的戰爭,人類的經濟發展成果將會毀於一旦,更毋庸説形成統一的世界貨幣。此外,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監督制度還要日趨透明和完善,這也是實現夢想的必要條件。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 2010-07-01
[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2010-06-08
《懸崖邊的貴族》的斷想讀書留香 2010-05-18
得書在緣,讀書在悟,藏書在心 2010-02-26
於丹:讀書像"老牛吃草" 2009-12-2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資産證券化:快步疾馳還是慎行慢走[思想頻道]許小年:政府管價格 費力不討好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