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國際  新華電視  焦點網談  論壇  財經  體育  訪談  言論  法治  圖片  直播
   
  編者按
    為使讀者更深入地了解美國,經濟參考報特請資深記者劉洪開闢“劉洪看美國”專欄。
  專欄作者簡介
    劉洪,畢業於南京大學國際商務係,現為新華社駐華盛頓分社記者。“911”事件後,劉洪是中國第一批進入喀布爾的記者之一,他還曾常駐耶路撒冷,採訪過阿拉法特、沙龍、佩雷斯等風雲人物。
  其他作者
王龍雲 王迎暉
高鶴君 徐殿龍
葉建平 趙丹鷹
陳曉彬 沈竹
 
劉洪  
   
當“少年魔法師”遇到“施瓦本主婦”
  “施瓦本主婦”撂下了話:不還債也可以,希臘國家破産,驅逐出歐元區,這更被“少年魔法師”認為是訛詐,他也有他的“反訛詐”策略。
希臘將重蹈雷曼覆轍?
  齊普拉斯的決絕,一是背後有強大的民意支持,希臘民眾對債權人的種種要求已經&&憤怒;二則正是雷曼兄弟的慘痛教訓。
莫低估日本高鐵的競爭力
  在未來世界高鐵競爭中,日本新幹線無疑是中國高鐵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質量和安全是新幹線的最大賣點。
中國成最大石油進口國之憂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量只有六七十天,儘管目前油價已經有所上行,但仍屬於歷史低位。加快修建儲備庫,加快石油儲備步伐,依然是當務之急。
更多中國人移民美國不是好消息
  因為對於經濟可持續發展而言,人口,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人口,非常重要。中國經濟過去30年的高速增長,人口紅利是一個重要原因。
印度經濟如何後來者居上
  印度經濟現在開始發力,很大程度上也是複製了中國的發展經驗。印度總理莫迪本身就是中國增長模式的擁躉,他曾積極到中國招商取經。
中國為何不再當美國最大債主
  這意味着一個新的國際金融格局的出現:美元霸權將不再持續,人民幣也成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之一。
中企海外投資不能當“冤大頭”
  “一帶一路”戰略則提供大量新的機會。只是,真誠地希望,我們的投資可以多些回報,少些“冤大頭”。
中韓自貿協定或改寫東亞政經格局
  中韓自貿協定只是邁向經濟格局重整的關鍵一步,用韓聯社的話説,這標誌着中韓兩國經濟融合的秒錶已開始轉動。
中國可淡定面對希臘變局
  對於希臘國內局勢的變動,中國大可淡定面對,提出關切,施加一些影響,保護中國企業正當合法權益。更要有自信,切忌驚慌失措。
國情咨文:奧巴馬三提中國的“潛&詞”
  説中國制定規則,奧巴馬顯然看到了中國越來越大的國際影響力;説要與中國競爭吸引投資,奧巴馬感嘆的是中國“世界工廠”的地位;讚同與中國合作,奧巴馬也暗示中國有大國責任。
互聯互通助力中國盤活外儲
  互聯互通,顯然是一種共贏的結果,能通助力中國盤活外儲,金融輸出的同時,是人民幣的國際化,顯現中國的金融影響力和規則制定權。
把握難得機遇補充石油戰略儲備
  一方面,中國應加快戰略石油儲備庫的建設,盡可能儲存更多石油;同時,中國可加強與俄羅斯、沙特、伊朗等國的協商,以較為有利的價格簽訂長期供應合同。
什麼故事打動了以色列投資家
  這是一個物理學家的故事,但在馬諾眼中,這也與創新意識有着密切的&&,勇於打破常規思維的做法,正是創新的關鍵所在。
不應低估蒙古國修建標軌鐵路的意義
  蒙古國的“變軌”,不僅將給蒙古國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對東亞經濟的整合也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