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兩 會 國 內 國 際 深 度 財 金 産 經 商 情 人 物 現 場 互 動 視 角 文摘頻道 觀點頻道
 
記者:在代表與百姓之間架橋
    2007-03-17    本報記者:韓丹    來源:經濟參考報
  3月6日中午,在北京廣西大廈的電梯裏,我碰巧遇上了浙江代表團的一位全國人大代表,我見他手裏拿着一疊文字材料,猜想那一定是議案,希望能夠採訪他。當得知我是做科技方面報道的記者後,他很高興地與記者聊起“3G”(第三代移動通信),原來他這次帶來的建議案正是關於如何加快我國3G發展的。
  像這樣的經歷,我已遇到多次。上海代表團的王觀锠代表也是我在電梯裏結識的,他不僅為我仔細地講了關於適當推延退休年齡的建議,當得知我想就國有資本經營問題找代表採訪時,還熱心地為我推薦住在他隔壁的彭鎮秋代表,並親自帶我去拜訪這位代表。
  記者發現,今年的人大代表都十分樂意與記者打交道,而且一聊起自己的議案或建議就變得活躍甚至激動起來。一些代表告訴我,接受記者的採訪,將一些調查研究與觀點公布到媒體上,已經成為他們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反映人民群眾聲音的一個重要途徑。
  兩會期間,由於要經常去不同的代表團駐地,有很多的打車機會,出租車司機一看到我是從人大代表團駐地出來的,還戴着記者證,就都很願意跟我聊天。他們既想通過我知道代表們在想什麼、在做什麼,也想通過我告訴代表他們關心的問題。
  一位司機師傅對我説,他覺得現在看病有點貴。前一陣他十歲的女兒嗓子疼,去醫院看病花了兩百多元,他覺得為了孩子花多少錢都舍得。但是,他這幾天也開始嗓子疼了,一想起又要花上百元,就不打算去醫院了。之後,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代表聽,代表也&&要針對醫療問題更積極地獻計獻策。
  兩會上還出現了一道獨特的風景,那就是記者們的互相採訪。我就曾碰到過北京電視台的元元與中央電視台的撒貝寧互相採訪錄製節目的場景。而我也接到了曾在一起採訪的香港記者的電話,他詢問我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與最新的選題。
  記者也成為採訪對象,在某種意義上,記錄記者也是在記錄兩會。畢竟記者們的觸角幾乎伸向了與兩會相關的所有人與事,記者本身已經成為兩會重要的組成部分。
  相關稿件
代表委員抨擊明星亂代言 2007-03-16
陸兵代表:廣西積極尋求“海上突破” 2007-03-16
王守禎代表:煤炭業應加快整合重組步伐 2007-03-16
代表委員建言力剎“短信誘騙”歪風 2007-03-16
周屏代表:電信計時計費裝置應實施第三方監督 2007-03-16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工作人員 | &&我們 | 友情鏈結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