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兩 會 國 內 國 際 深 度 財 金 産 經 商 情 人 物 現 場 互 動 視 角 文摘頻道 觀點頻道
 
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傳遞出五大信號
    2007-03-09    新華社記者:張旭東 萬一 任芳    來源:經濟參考報

   3月8日,備受社會關注的企業所得稅法草案提請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擬對境內內、外資企業實行統一所得稅稅率,這是中國稅制的一項重大變革。
  翻閱12頁的企業所得稅法草案,其中清晰地傳遞出了5大信號。

兩稅統一:內外資企業將站在同一條起跑線

  草案將對內、外資兩種類型企業實行同一企業所得稅標準,稅率統一設為25%。
  從20世紀改革開放以來,為吸引外資、發展經濟,中國政府對外資企業採取了有別於內資企業的稅收政策。現行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稅率雖均為33%,但在實施中,內資企業平均實際稅負為25%左右,外資企業平均實際稅負為15%左右,內資企業高於外資企業近10個百分點。
  “面臨的市場都一樣,稅率卻不相同,造成內、外資兩種企業之間稅負不平、苦樂不均。”陜西佳鑫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陜西私營協會副會長呂建中委員説,“近年來國內企業要求統一稅收待遇、公平競爭的呼聲較高。”
  與此同時,現行內資稅法、外資稅法實施已10多年,中國經濟社會情況和國際經濟融合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需要針對新情況及時完善這一制度。
  “對這個法,國內企業界盼了多年,我們終於將和外企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了。”吉林白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風代表説,“這有利於為各類企業競爭創造公平的稅收環境。”

稅率25%:在國際上適中偏低

  新稅率確定為25%,這比現行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名義稅率33%低了8個百分點。“這相當於給實行33%稅率的企業,每年增加了8%的利潤。”陳國風代表説。
  稅率設為25%高不高?從國際數據來看,這一稅率處於適中偏低的水平。這不僅有利於提高國內企業競爭力,而且也有助於繼續吸引外商來華投資。

國家財力可控:近千億元企業利潤得以調整

  按照25%的稅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由名義稅率33%均降低了8個百分點。不過,由於一些外資企業原來可以享受24%或15%的低稅率優惠,從而使其交納的稅率分別上升了1個百分點和10個百分點。而眾多內資企業可享受到新稅率的實惠。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如果2008年開始新稅法,與現行稅法的口徑相比,財政將減收約930億元。據測算,內資企業可少交納約1340億元,而外資企業要多交約410億元。
  “這是國家給了企業實惠,給企業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全國人大代表譚徽在説,“我國財政收入2006年已達到3.93萬億元,930億元的減收,不會給我國財政造成大的負擔。”

設立5年過渡期:新稅率不會給吸引外資帶來大影響

  外資企業所得稅提高後,會不會給中國吸引外資帶來大的影響?
  “外資企業現在更看重中國廣闊的市場和經濟發展前景,幾個百分點的稅率上調,不會影響它們進入中國的信心。”全國人大代表黃瑋説,“小的影響或許存在,但這也更加有利於提高吸引外資的質量和優化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草案為照顧部分老企業適應新的稅率環境,特地規定可給予過渡性照顧:按現行稅法的規定享受15%和24%等低稅率優惠的老企業,按照國務院規定,可在新法實施後5年內逐步過渡到25%的稅率。

發揮杠桿作用:稅收優惠向高科技、環保等企業傾斜

  草案指出,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實行20%的優惠稅率,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實行15%的優惠稅率,擴大對創業投資企業的稅收優惠,以及企業投資於環保、節能節水、安全生産等方面的稅收優惠。
  根據草案,原有稅法中對農林牧漁業、基礎設施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將得以保留;對勞服企業、福利企業、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直接減免稅政策採取替代性優惠政策。
  另外,根據此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見,草案特地增加了“企業從事環境保護項目的所得”和“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可享受減免稅優惠等方面的內容,充分體現了國家鼓勵環境保護和技術進步的政策精神。
  (據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相關稿件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草案)》的説明 2007-03-09
物權法草案解讀 2007-03-09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草案)》的説明 2007-03-09
我國擬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 2007-03-09
平等保護國家、集體和私人物權 2007-03-09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工作人員 | &&我們 | 友情鏈結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