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3-07 記者:周婷玉 李柯勇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訊
“目前城市社區衞生服務的現狀表明,四處‘短板’是制約我國社區醫院發展的主要原因。”民進江蘇省主委陳凌孚委員説。 陳凌孚説,我國社區醫院自身的發展還需突破四道“關口”。
——錯位現象嚴重。1999年制訂的《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衞生服務的若干意見》明確社區衞生服務應具備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生指導等功能,但由於補償不足,基層醫院的“以醫養防、重醫輕防”現象嚴重。
——軟硬體跟不上老百姓的就診需求。“社區醫院建了不少,大醫院就診壓力卻沒減少。大醫院‘人滿為患’、社區醫院患者寥寥。”陳凌孚説,社區醫院設備簡陋、技術水平落後,難以滿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社區衞生服務的監管仍有空白,服務安全保障不夠。如有的社區醫院賣藥比藥店和大醫院還貴。“主要原因是政府投入不足,醫院要自負盈虧,藥品差價就成了醫院主要的收入來源。”陳凌孚説。 ——與大醫院、社會有關部門之間的互動機制不健全。各級醫院之間缺乏共同的利益協調機制。陳凌孚在調研一家大醫院時,發現首診後轉入社區醫院治療的病人一個月內只有三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