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兩 會 國 內 國 際 深 度 財 金 産 經 商 情 人 物 現 場 互 動 視 角 文摘頻道 觀點頻道
 
雨中“新聞戰”
    2007-03-04    本報記者:勾曉峰 萬棟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從天安門廣場西路到人民大會堂東門外的最低一級&階,直線距離約100米,這是為兩會記者所熟悉的“百米戰場”。但今年的一場春雨,卻改變了政協委員們在天安門廣場上下車的“慣例”——大巴車直接開進了人民大會堂東門外的空地,政協委員們因此少走了一半的路程,但卻並沒有減少“雨中漫步”的時間。
  當第一批委員從大巴車上下來時,靜候多時的記者們立即如潮水般涌了上去,一些委員們如同水中的“孤島”,很快就被記者們團團圍住。身着鮮艷服飾的少數民族委員顯然是攝影記者“長槍短炮”的最愛,而一些身為學者的委員則被話筒、錄音機包圍。“戰場”縮短了一半,對兩會記者們來説,意味着採訪時間更加珍貴,而對委員們來説,則意味着面對比以往更大密度的記者。
  全國政協委員、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剛下車時,由於靠近&階,並沒有被記者們認出,避免了像往年一樣在廣場上被記者圍住“推着走”。但他剛剛一身輕鬆地走進東門,便被“埋伏”在大會堂內部的記者認出,還是被圍了個嚴嚴實實。“人民幣匯率走勢”“怎樣看待股市波動”“房價是跌還是漲”等經濟問題如雨點般砸下,林毅夫一邊微笑作答,一邊緩慢地向樓梯移動,最後還是在警衛的幫助下才得以脫身。
  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是少數幾個在大會堂外就被“攔下來”的企業家,眾多記者將他圍了個水泄不通。李書福從下午2點30分下車,一直到2點55分才走上&階,50米的距離,他走了足足25分鐘。
  破解民生難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所在,更是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注和熱議的話題。不少委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都提到了很多與百姓切身利益十分緊密的話題。諸如“控制房價過快增長,解決住房難問題”“看病難、看病貴與醫療改革”“上學難與教育公平”“就業與再就業問題”“保障公共衞生,讓百姓吃得放心”等。
  “現在房價居高不下,很多剛工作的年輕人憑自己的能力根本買不起房子,這不僅僅是個經濟問題,更是嚴重的社會問題,必須引起政府的重視。”全國政協委員王長德對記者説,“我這次帶來的提案就是關於向普通居民放開房地産市場的內容。”
  今年已經是第七次採訪中國兩會的美國記者惠特尼,之前多次面對過中國同行的採訪,今年她又多次被中國記者問起採訪兩會的感覺。
  兩會新聞中心負責人3月1日&&,今年境外記者不但可以通過新聞中心&&採訪對象,也可以自己直接&&代表團和代表,這在50多年來尚屬首次。
  “這的確是一個大進步,因為以往我們要採訪到委員代表個人實在是太困難了。”惠特尼對記者説,“我相信這對明年的北京奧運會的新聞採訪工作有積極意義。”
  相關稿件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工作人員 | &&我們 | 友情鏈結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