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3-04 本報記者:蘇曉洲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來自湖南省常德市的全國人大代表楊紹軍,在當地有“楊濟公”的美譽。在前幾年的兩會上,他曾提出過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農村老人贍養和生活保障問題等,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如今他又發現一種新的隱憂:現在有些領導的公務員意識明顯淡化,與群眾、與基層的接觸在減少,有的人甚至怕見群眾,以及他這樣的全國人大代表。他計劃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用制度防止某些幹部“躲”群眾的建議。 楊紹軍説,向官員反映問題,最難過的就是“辦公室關”、“秘書關”之類,“我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感覺中央領導同志與代表委員交流,作風越來越平實。但是越往基層走,敷衍搪塞之風越盛,領導與民意之間仿佛有道‘防火墻’。” 楊紹軍説,他在農村調查發現,很多群眾不要説與當地領導見面,就是通個電話也很難。這種不良“官風”,在鄉鎮也開始抬頭。他認為,長此發展下去,會導致群眾與基層政府之間互不信任的鴻溝越來越深。官員喪失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基礎,往往容易導致基層矛盾激化。 楊紹軍告訴記者,他準備在本次人大會議期間,提出建立基層主要領導幹部與群眾見面的“接待制度”的建議。“不能再讓不良的官風為現行體制抹黑了。”楊紹軍説,接觸群眾看來不能靠自發自覺,還需要制度約束。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