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7-03-04 本報記者:褚曉亮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實驗中學校長龔玲幾年來提了幾十條以教育為主的議案和建議。其中,農村教育尤其令她時時挂懷。 2005年,龔玲提出對農村義務教育推行“全免費”的建議,在會上取得了熱烈的反響。2006年,國家提出將計劃用五年時間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這一消息令龔玲很振奮:“雖然還不能説我的建議直接促動了這一規定的&&,但至少説明我思考的問題是有現實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 “今年我牽頭的議案和建議還是重點圍繞教育工作,尤其是教育不均衡問題。”龔玲告訴記者,“教育的不均衡,在我看來,突出的表現就是基礎教育的不均衡,這種不均衡又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區域不均衡,一個是校際不均衡,尤其是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差別非常大。這種局面必須盡快得到改觀。改變這種局面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強化農村師資隊伍建設。” 作為重點學校校長,龔玲經常組織教師到農村去交流授課。她發現,“農村教師隊伍是有潛力的,他們的再學習能力比較強,也渴望得到充實提高,關鍵是必須給他們創造條件提高教學水平,農村師資力量提高了,自然就會有助於打破城鄉之間教育的不均衡。” 就如何提高農村師資力量,龔玲提出建議:一是調整教育資源,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調配,在不改變原有教師身份的條件下,制定政策鼓勵城鎮教師支持農村教育;二是在教育培訓上對農村教師給予一定傾斜,除資金扶持外,也可以考慮把一些省級、市級的培訓辦到基層去;三是從師範院校的畢業生這一源頭入手,給予政策優惠或者採取定向分配的辦法,把一批優秀的師範院校畢業生派到農村去。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