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以寧深度自我剖析:我做的十件事
2015-05-30    作者:    來源:新浪財經
分享到:
【字號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30周年院慶慶典”於2015年5月30日舉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出席並演講。
  
  厲以寧在演講中回顧了自己參與的十件中國經濟改革。其認為,産權改革是中國經濟改革的突破口。對於曾經有海外聲音認為“國有企業股權改革只改增量,不變存量是不倫不類”的看法,厲以寧直言是“不在中國,沒發言權”。“不這麼改,股權改革就出不來”。
  
  以下為演講實錄:
  
  厲以寧:我今天要講十個問題,光華建立30年以來所經歷的十件大事,主要是跟我們國家的建設有關的。
  
  第一、教育支出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問題。這是我們經管係剛成立的時候就承擔的一個國家項目。在經管係教授的共同努力之下,再加上其它學校教授的參加,終於完成了這個國家項目。當時教育經費佔國民收入的比例3%左右。跟發達國家相比就不用説了,我們認為標準應該定在佔國民收入的4%,經過很多年的努力,我們終於超過了4%。這是我們光華的前身經管係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做的第一項貢獻。
  
  第二、中國經濟改革的突破口在哪?當時經濟學界都提出要“放價格”,價格放開了,我們經濟改革就好辦了。穿衣服要扣扣子,第一個扣子扣錯了,所有的扣子都錯了,當時説先要放價格,光華不是這個看法。當時經管係一些教授都認為産權改革是最重要的。中國的問題在哪?它沒有真正的企業,它的産權不明確。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是産權改革,産權改革就要通過股份制來實現。於是,我們經管係也就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要搞股份制,為什麼搞産權私有化,所以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壓力很大,但照樣在推進。最後,終於認為産權改革是重要的。
  
  第三、我們所參加的《證券法》的起草。《證券法》的提出是在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因為股份制已經在推行了。《證券法》誰來起草,當時提出一定要由專家起草,交給厲以寧去辦。當時經管係即後來的工商管理學院一直承擔着這個任務。這個任務大家都知道,很不簡單。經過大家的努力,最後在199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以高票通過了,這是我們為中國的法制建設、經濟改革作的一項貢獻。
  
  第四、進入21世紀以後,我們感到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當時處在一個不公平的地位。比如説民營企業跟國有企業之間發生了債務方面的糾紛,如果是國有企業欠民營企業錢沒有還,這是商業糾紛;如果是民營企業欠國有企業錢沒有還,這是侵吞國家資産,因此是有罪的,這就不公平了。那時候我到了政府,就帶領光華師生參與了政協的一些研究項目。最後給中央寫了報告,這就&&了非公經濟36條,後來又&&了非公經濟新36條。這件事情我認為,是全國政協起的作用,但是北京大學的師生,經管係一直到光華管理學院都為民營企業的發展作了貢獻。
123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國企員工持股潮憂慮:全民資産怎能由少數人持有
為什麼改革有的快有的慢
股票發行註冊制等多項改革措施年內落地
華夏領先股票基金即將發行
跑輸大市股票值得關注 專心做好主業才有“錢”程
 
頻道精選:
【思想】暴跌之後“改革牛”不會停步 2013-06-14
【讀書】最美好的行當——天使投資 2015-05-28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深度】脫歐公投:卡梅倫連任後的新棋局 2015-05-29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