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陜西7億環保賬危機
2013-12-04   作者:賀寶利  來源:法治周末
分享到:
【字號

  央地利益分配失衡

  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總部於1998年從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慶城鎮遷至陜西省西安市,工作區域在鄂爾多斯盆地,橫跨陜、甘、寧、蒙、晉五省(區),勘探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是中國石油近年來增長幅度最大的油氣田。2012年,年産油氣當量跨上4500萬噸歷史新高點。

  與國內其他油田區塊相比,長慶油田所在的陜北地下,不具備“成片整層”儲油岩層,而是呈“蜂窩狀”地下分佈。按陜西的説法,單井日均産量不高的長慶油田,要實現油氣當量的總躍升只能“依靠遍地開井、大密度油氣井開掘”的方式開採。而地表資源的破壞,以及環境污染,也成了長慶油田屢遭詬病的原因。

  有媒體調查了解到,慶陽市以及甘肅省水利部門對慶陽地區水土進行檢測的結果顯示,因長慶油田常年對當地生態的破壞,使得慶陽境內8條較大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慶陽市的蒲河、馬蓮河連年來水質監測均為5類或劣5類水。

  事實上,在整個鄂爾多斯盆地內開採石油,環境污染不可避免。

  而在陜北的榆林、延安,同樣存在石油泄漏導致的污染偶發事件,只不過,污染製造的主體,變為長慶油田與延長石油兩家。

  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到,陜北榆林、延安的能源資源開發,實際上也讓當地承受着巨大的“生態環境犧牲”的代價。資料表明,為鋪設榆林境內4條過境輸氣管線,就有100多平方公里植被被破壞。

  榆林市發改委公布的“十二五”規劃中,有關研究也顯示,榆林每開採1噸煤就會破壞地表水2.84噸、破壞和消耗與煤炭伴生的礦産資源8噸,生態環境的總成本達66.1元;而每開採1噸原油造成的生態環境成本是260元。按此計算,2010年榆林全市煤、油生産的環境代價已達到195.5億元,是當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的1.56倍。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央企從這裡開採走了大量能源資源、破壞了自然環境的同時,留給地方的財政貢獻卻十分有限。

  甘肅省慶陽市發改委一位官員此前對媒體稱,“我們做過一個測算,比如中石油在我們這裡開採原油,80%的利潤都被央企拿走了,國家拿走的不到20%,留給地方的大約只有2%”。

  在陜西,兩大石油企業對地方每年的不同貢獻,也讓地方政府對中石油有了更多的説辭。來自榆林地方的一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長慶油田在陜西定邊開採原油530萬噸、延長石油下屬的定邊採油廠開採178萬噸。每生産一噸原油為地方省市縣三級政府的貢獻分別為:長慶油田公司357元,而定邊採油廠則為772元,每噸相差415元。


12345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天然氣進口新政利好中石油中海油減虧 2013-12-03
中石油管道局泰國工程每天推進一公里 2013-12-02
中石油收購巴西石油秘魯油氣資産 2013-12-02
中石油管道穿越公司與渤裝一機廠強強聯合 2013-12-02
中石油多氣源力保首都天然氣供應 2013-11-2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於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