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合川絲綢總廠國資流失謎團
2012-08-30   作者:程維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重慶市合川區絲綢總廠是一個國家二級企業,在1997年的一輪集中破産行動中被推上“斷頭&”,三下五除二,企業破産了但其破産資産在此後多年中,通過明暗兩條線集中流向了一個私人企業,相關部門及責任人目前均稱對此不知情。
  記者調查顯示,在其資産轉移的一條“明線”背後,其還存在3條“暗線”,而所涉及的資産,如按目前的價格測算,可能超過19億元。
  當地知情人士稱,這一案例中,至少存在1起強行霸佔行為,涉及土地面積199畝;另一起資産分歧,則源自相關人士“口頭&&”的一句話,本來該劃歸國有,當時值600多萬元員工住宅等6項公益資産,就過戶到了私人企業主頭上。
  合川區國土房屋管理局在給本報記者的回復中,沒能進一步説明有關這些土地的來龍去脈。

  資産轉移:明線背後的“暗線”
  8月24日,原合川絲綢總廠職工況進(化名)在經過原廠區的一條新修柏油路旁,搭了一個小篷賣西瓜。西瓜攤的小篷房內,是一些雜貨,以及2張麻將桌。
  況進的西瓜攤對面,是一些新修的20多層高樓,高樓的前面,是幾層樓的老舊樓房,這些老樓,是合川絲綢總廠的員工宿舍。現在,這些宿舍即將被推平,有關這些樓的所有權,曾經發生過一些激烈衝突。
  這一切,與1997年那場破産有關。
  合川絲綢總廠,始建於1966年7月,該企業輝煌時,曾是國家二級企業,員工多達3000人。
  表面上看,隨後發生的是一個簡單的故事。
  因經營不善,1996年9月,合川絲綢總廠宣布破産;1997年5月,重慶市絲綢進出口總公司出資350萬元收購合川絲綢總廠,同時承擔全部債權債務和接收全部職工,並在合川絲綢總廠原有資産的基礎上組建了重慶康潤絲綢工業有限公司(下稱“國有康潤絲綢”),註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至2001年時,註冊資本變更為4888.8萬元,2002年時,其資産總額為4816.26萬元。
  不過重慶市絲綢進出口公司也不是救星,因當時全國絲綢行業不景氣,重慶市絲綢進出口公司欠下鉅額銀行債務,後債務包劃轉給東方資産管理公司重慶辦事處,該辦事處查到重慶市絲綢進出口公司在合川有一處資産“國有康潤絲綢”,便通過法院裁決,取得了“國有康潤絲綢”全部股權,作價846.47萬元,用於抵債。
  其後,合川市一家註冊資本只有230萬元的3人合夥企業合川市園融絲綢廠出資406萬元,從東方資産管理公司重慶辦事處手裏買下了“國有康潤絲綢”,企業名字沒變,但企業性質卻已是私營(下稱“私營康潤絲綢”)。
  2009年,私營康潤絲綢改名為合川市江潤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合川江潤”),主營業務轉為房地産開發,與合川區政府簽署總投資為16億元的舊城改造協議,開發原合川絲綢總廠的地塊。
  由於合川江潤的實際控制人馬勇在2004年介入國有康潤絲綢資産收購前,只是一個跑船運的小老闆,7年之後,身家卻暴增至十幾億元,3000多名原合川絲綢總廠職工開始對馬勇在該廠的破産及重組、資産轉移等問題展開調查。
  當時調查的結果顯示,原合川絲綢總廠破産後,其4888.8萬元資産分了1條明線,3條暗線轉移。
  所謂明線,是指前述的重慶市絲綢進出口公司重組—欠銀行債務—東方資産管理公司獲得重慶市絲綢進出口公司持有的國有康潤絲全部股權—當成不良資産以406萬元的價格處置給了重慶園融絲綢廠—馬勇從“代理人”中逐步接回私營康潤絲綢全部股權。
  暗線之一是:根據國家相關法規,企業破産資産處置時,職工住宅及公益性設施(含幼兒園、醫院、食堂、澡堂、俱樂部)原則上不計入破産財産,由破産企業所在地的市或市轄區、縣人民政府接收處理。
  但是,這批總建築面積9468.2平方米,在1993年,價值615.9萬元的職工住宅及公益性設施,卻因當地官員一句話,就劃轉給了私營康潤絲綢。
  暗線之二是:1991年原合川絲綢總廠曾因生産擴張需要,原合川縣政府徵用土地辦公室徵用了該廠附近的合川市思居鄉巴灣3社199.17畝土地,原合川絲綢總廠只利用了其中65畝,其餘土地仍由村民耕種,但2009年後,合川江潤開始在這些連徵地程序都沒有完成的土地上動工修建房屋。
  暗線之三是:原合川絲綢總廠在重組時,重慶市絲綢進出口公司並未能拿到國營康潤絲綢工廠的244畝土地使用證。土地證放在了原合川市經委,至於這一土地證是如何轉移給私營康潤及馬勇旗下的合川江潤的,至今為謎團。


1234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黃金地段遭賤賣 萬馨公司涉鉅額國資流失 2011-08-12
萬馨公司土地交易涉嫌鉅額國資流失 2011-08-12
翠宏山鐵礦“賤賣”涉國資流失 2010-09-17
黑龍江千億翠宏山鐵礦三億賣給民企 涉國資流失 2010-09-17
質疑西鋼千億國資流失惹官司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一審敗訴 2010-05-1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