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股份重組蹊蹺流拍 溫氏被疑低價內定
2011-05-12   作者:姚海鷹  來源:時代周報
 
【字號

    “我估計在半個月內,就能確定由誰來重組江湖生態。”5月11日,江湖生態(原藍田股份)實際操盤人瞿保田向時代周報明確&&。自2010年伊始,已退市9年、曾攪動中國證券市場的藍田股份再度現身,其核心資産進入破産重組。
  孰料,在對破産資産進行公開拍賣過程中波瀾再起。來自北京、深圳等地的多家實力雄厚的企業紛紛被勸退,在公開拍賣前一天,2家已繳1.5億元保證金和履約金的企業突然退出,導致僅剩一家競買人而“流拍”。不僅如此,藍田方面破産管理人還在本該繼續組織公開拍賣、有競拍人願出3億元甚至更高價格競買時,卻匆匆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表決,將本應變價處理的1.34億元破産資産,調整為“9800萬元變賣”的方案。
  外界認為,導致“流拍”的真正原因,是藍田方面為了回避公開競拍,欲以低價賤賣給廣東溫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溫氏)。而且,藍田公司曾經和現在的實際控制人瞿氏兄弟—瞿兆玉和瞿保田,也被指為幕後操縱者。
  面對指責,5月10日接受時代周報獨家採訪時瞿氏兄弟皆感委屈。瞿兆玉稱自己雖是大股東、債權人,但遠在北京從未干預過破産重組。而瞿保田則&&他絕無股權,關於租賃經營投入部分也並不在這次破産重組的債務包裏。“外界都是誤傳,我用人格擔保,瞿氏家族在重組中沒一分錢利益。”
  但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據瞿兆玉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溫氏在公開競拍前已投入幾千萬到江湖生態的消化債務和運營中。“藍田早就收‘聘金’內定了,溫氏進入重組毫無懸念。”對此,北京中兆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李江指出,該做法違背了企業破産重組應將破産資産進行公開競拍的法律原則,對其他競買人明顯不公。

  7名競買人遭淘汰背後

  在7家來自北京、深圳和武漢的企業被“勸退”後,唯有溫州楠溪江農業集團(下稱楠溪江)不顧瞿氏兄弟的忠告、溫氏代表的和解和洪湖市政府的勸誡,執意要參加競拍。
  10年前,劉姝威在《金融內參》發表600字短文揭露藍田股份(600709.SH)財務造假欠銀行20億醜聞,致其被ST直至2003年退市到三板市場,實際控制人瞿兆玉也因此入獄。
  2005年5月15日,江湖生態(係原“藍田股份”更名)將上市公司主營資産湖北洪湖藍田水産品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藍田水産品)租賃給洪湖市金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洪湖金地)經營,操盤者為瞿兆玉的胞弟瞿保田,但仍難以維繫。
  由此,江湖生態的盤活工作在3年前被提上日程,2010年進入實質操作,但因江湖生態嚴重資不抵債,其主營子公司首先成為破産重整主體。經專業機構審計評估,截至2010年12月底,藍田水産品總負債15.59億元,資産評估總額為1.34億元,涉及債權人123名,確定債權金額14.2億元。2011年3月17日,洪湖法院宣布藍田水産品公司破産。
  隨後,2011年3月20日,藍田水産品破産管理人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通過《變價方案》進入拍賣程序,委託湖北同源拍賣公司(下稱同源拍賣)於4月11日對破産資産1.34億元進行公開競價拍賣。
  但就在拍賣公告發布之前,至少有7家準備參與競拍的企業知難而退。據破産管理人向記者介紹,近年來先後與省鄂西圈投、北京農強、深圳旅游、中房集團等企業洽談,“這些公司均因實力不夠,或缺乏重組資金而退出”。但眾多企業反映,是因他們未能按照《重組合作意向書》中約定的條件與瞿氏兄弟談攏,其約定為:重組方承諾同意與洪湖金地公司控制人瞿保田和洪湖經濟開發公司控制人瞿兆玉達成資産整合方案,並承諾收購其他資産再整合置入江湖生態。
  “這些苛刻條件成為我們參與重組的前提,完全被瞿氏兄弟操縱,”知情者説,這是破産管理人和瞿氏兄弟唱雙簧,先禮遇企業,再由瞿氏兄弟出面趕走。目的是製造一種假象—藍田的破産資産沒人要,以達到把債權人期待壓到最低,再低價變賣破産資産。
  但戲劇性的是,楠溪江卻鐵心要參加藍田的破産重組,該集團是“2010投資湖北行”溫州招商活動中,經湖北省有關領導牽線參與江湖生態重組。“我們這家企業很‘木頭’的,沒想到獲得重組資格這麼難。”5月8日,楠溪江董事長徐林向記者講述了他的遭遇:先是洪湖市有關領導會見徐林,&&會讓其公平參加競買。但在3月27日距拍賣時間4月11日僅半個月時,又告知徐林必須先跟瞿氏兄弟達成協定才能參加競拍,拍賣公司亦拒絕提供拍賣資料。
  4月6日,瞿保田直接告訴徐林,“你們想進來的難度很大”。但瞿兆玉始終不露面。4月9日下午,徐林在北京見到瞿兆玉,但這次見面令徐倍感屈辱。“一見面瞿兆玉就對我劈頭蓋臉問了30多個問題,忠告我退出,説已選定重組企業,你找誰都沒用”。
  4月9日深夜12點前,溫氏代表羅躍龍約徐林談判,勸其退出並承諾“可補償你的前期投入”,遭徐拒絕。


1234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鞍鋼重組攀鋼獲重大推進 2011-05-11
ST合金澄清重組及購礦産企業傳聞 2011-05-11
工信部大力推進平板玻璃兼併重組 2011-05-10
央企十二五重組側重培育大公司 2011-05-10
一季度QFII圍獵重組類白馬股 2011-05-0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