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能當股票買嗎
2011-03-23   作者:  來源:中國商報
 

  估價有待商榷

  朱建忠(江蘇畫家):我最關心的是文交所推出的這些作品,估價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到底值不值?
  作為投資渠道來説,這種模式我本身並不反感。如果你推出的是一幅宋代名家的作品,一個人的財力買不起,把它分成股份,號召大家來投資,這未必不可行。又或者,文交所方面拿出國內一流書畫大師的精品來分份額,比如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這些大師,估價1000萬元甚至幾千萬元也絕對不過分,因為其作品本身的價值就放在那兒,升值空間肯定不容置疑。但現在推出的這些作品,估價是不是準確?一旦人為過高定價去炒作,對投資者來説就存在隱患。
  坦白説,我絕不是要攻擊哪位具體人士。只是認為,既然要推現當代畫家,事先就應該看作者是不是有歷史地位,我所謂的地位指的是過去50年當中其在學術上的定位。如果這位作者在美術史上具有一定地位,才能保證投資將來可能升值,這種模式也不至於走下坡路。
  但這裡又出現一個問題,除了已逝的那些大師們,在現當代畫家當中,你要説哪一個人有歷史地位,這很難。衡量的標準是站在歷史角度,看這位作者是不是對美術史有貢獻。評價一位作者,需要我們搞理論的人士客觀、全面地下判斷,就像中國畫,它所包含的中國精神、中國哲學非常深奧,作為理論界人士,給別人評價前首先自己必須研究透這些。可惜現實情況是,我們絕大部分理論家不安心於只鑽研某一個領域,而是習慣性地對什麼都去評論,有的人除了搞理論,甚至還去畫畫、辦畫展,你説,這樣的理論家有什麼話語權,他對作者與作品的評估又有多客觀,我想懂行的人都會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吧?
  因此我認為,文交所做藝術品份額交易,與其目光盯在書畫上,不如多發展像黃金、鑽石這樣的流通“硬貨”,至少估價的標準比較公開、客觀。如果非要做書畫,為投資者考慮,還是古代、近現代名家作品更加合適。


1234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藝術品股票”被爆炒,禁止還是放行? 2011-03-24
馬紅漫:應果斷暫停藝術品份額交易 2011-03-24
高燒不退的“藝術品股票”亟待立法監管 2011-03-23
天津文交所又有六件藝術品上市 2011-03-23
藝術品交易所別開成賭場 2011-03-2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榮融炒炒股[思想]葉建平:促進消費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