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0-08-20 作者:記者 於祥明 來源:上海證券報
|
|
| |
國土資源部對房地産用地專項整治情況的通報,再度凸顯出房地産調控從嚴態勢,同時也揭示出目前調控的難點——地方政府落實政策。對此,多位業內專家&&,目前的關鍵不是再&&更多新政策,而是要從嚴執行已有政策。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長廖永林坦言,一方面由於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閒置的比例大、協商查處難度大;另一方面,還有一些地方對房地産調控認識還不到位,清查工作比較滯後。 “值得玩味的是,雖然國土部通報,截至5月底全國共上報房地産違法違規用地宗數3070宗,其中閒置土地宗數2815宗,但並沒有公開全部名單,這似乎是給地方政府留面子。”一位業內人士直言。 對此,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認為,市場對政策仍在觀望,很大原因在於一些地方政府沒有真正落實政策,因此房地産調控任務仍很艱巨。 “一些地方政府對‘新國10條’的落實比較緩慢,各地&&新的政策也相對較少。”王玨林直言。 “我個人認為,無論是政府原因,還是企業原因,只要確定了土地閒置2年的,就要嚴格按規定予以收回。”資深土地專家、國土部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鄒曉雲&&,對於閒置土地清理要動真格的,應該把名單全部公開,不留情面,以利於全社會監督。 鄒曉雲認為,從理論上講,開發商拿到的土地由於拆遷等問題不能開發,應該可以對有關方面不能履行合同交付土地的行為“訴諸法律”。 但是,“土地在不斷升值,開發商根本沒有動力和有關方面打官司,更不用説部分開發商原本就打算囤地了。”鄒曉雲直言,只有嚴格按規定予以收回,才能把問題簡單化,以便從根本解決問題。 記者注意到,自房地産調控實施以來,開發商因囤地而交罰款者有之,但地塊被收回的則少之又少。 有關專家還&&,從以往調控情況來看,地方政府每次都成為房地産調控的關鍵,此輪亦是如此。令人鼓舞的是,近期無論是“三套房停貸”,還是“土地閒置清理”,有關部委對繼續嚴格調控政策的態度進一步明確,這對地方政府是很好的督促。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