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企業 >> 地産 >> 企業四
董家渡項目閒置8年終啟動 泛海建設欲投資15億
2010-08-11   作者:  來源:上海商報
 

    [提要]在全國1457宗閒置土地的“黑名單”被滬上媒體炒得沸沸颺颺之際?熏閒置多年的泛海建設董家渡項目卻悄然開始啟動。近日,商報記者從一份公開發布的公告獲悉,泛海董家渡項目中的10號地塊將率先啟動,計劃投資15億元建造8幢高層住宅樓和部分商務樓。董家渡項目閒置8年終啟動 泛海建設欲投資15億。

    在全國1457宗閒置土地的“黑名單”被滬上媒體炒得沸沸颺颺之際?熏閒置多年的泛海建設董家渡項目卻悄然開始啟動。近日,商報記者從一份公開發布的公告獲悉,泛海董家渡項目中的10號地塊將率先啟動,計劃投資15億元建造8幢高層住宅樓和部分商務樓。這一項目名為“泛海國際公寓”,並已規劃通過,目前處於前期開發階段,但具體開工日期未定。
    作為上海舊區改造中最為耀眼的區域,2002年5月,董家渡首批地塊由香港華潤、北京光彩(即泛海係)、浙江華浙三家共同開發,2005年,綠城悄然吃下原本屬於浙江華浙的項目公司——上海華浙外灘置業的51%股權。近幾年來,華潤置地上海灘花園、綠城外灘黃浦灣都已進入上海新房市場,上月,上海灘花園二期外灘九里更是售出2套均價高達10萬元/平方米以上的景觀房。而在首批地塊項目之中,只有規模最大的泛海項目卻是在長達八年的時間裏遲遲未見動靜,至今未能動工。

    先做大戶型住宅

    泛海建設位於董家渡的3幅地塊佔地面積約12.0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到54.41萬平方米,其中,10號地塊規劃總建築面積19.3萬平方米;12號地塊規劃總建築面積17.98萬平方米;13號地塊規劃總建築面積17.15萬平方米。整個項目地塊位於上海最優地段之一——外灘和老城廂的外延地段,地塊東邊緊臨黃浦江,南面即是南浦大橋,西面臨近豫園商城,往北則是十六鋪碼頭,周邊的交通十分便捷。
    商報記者注意到一個名為“泛海國際公寓?穴10號地塊?雪商業、住宅建設項目”的相關公示,原來,在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的泛海董家渡地塊項目中,由中華路、紫霞路、王家嘴角街(南倉街)和王家碼頭路合圍而成的10號地塊已經悄然開始啟動,在4.39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上計劃新建8幢高層住宅樓,沿中華路一帶則將建造部分低層商業用房,另有公建配套設施(含小區幼兒園),容積率3.3,地上建築面積約為14.47萬平方米,加上6.22萬平方米的地下建築面積之後,整個10號地塊的總建築面積將超過20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10號地塊項目的總住宅戶數為451戶,按照其12.36萬平方米的住宅樓建築面積來粗略估算,每戶住宅面積約為274平方米,換言之,10號地塊的將來是以大戶型公寓産品為主。
    目前,10號地塊的四週已經用圍墻圈起,大部分地塊已經基本拆平,但靠近紫霞路還有部分待拆建築。目前看來,10號地塊仍屬閒置,尚未見到動工的跡象。就此,商報記者致電負責10號地塊開發的泛海建設旗下的通海建設有限公司,一位前期部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10號地塊的確已經開始啟動,相關規劃也已通過,但還只是處於前期開發階段,項目尚未開工,至於10號地塊內尚未拆平的部分,他告訴記者説:“10號地塊暫時預計分兩期開發,而先拆好的部分自然是要率先開發的,而具體開工日期目前未定。”

    拆遷成本巨大

    2007年底,泛海建設宣布將向控股股東泛海建設控股增發從而獲得其所持有的4個房地産公司項目,合計作價約72.65億元,其中,涉及上海董家渡三項目的通海建設100%股權的收購價格為18億元(通海建設正是董家渡10、12、14號地塊項目的開發項目公司),三地塊合併後的項目總範圍為中華路以東、紫霞路以南、南倉街以西、東江陰街以北,建築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以住宅開發為主。
    泛海建設在當時的公告中&&,10號地塊的“動遷工作已近尾聲,計劃2007年年底開工。”而12號地塊和14號地塊都計劃於2008年正式啟動動遷工作,其中,12號地塊位於10號地塊的南面,地處中華路以東、王家碼頭街以南、董家渡路以北的位置,規劃建造6幢25-27層的居住樓、1幢6層商業樓以及地下車庫和相應的公建配套設施;14號地塊則處於整個地塊項目的南端,地處中華路以東、董家渡路以南、東江陰街以北的位置,計劃建造6幢23-27層的高層住宅、1幢6層配套商業用房、1幢17層酒店式公寓以及地下車庫和公建配套設施等。
    然而,時至今日,泛海建設的董家渡10號地塊仍然未能動工,拆遷也未能完成。
    今年3月,泛海建設發布2009年年報稱,上海董家渡項目10號地塊“拆遷克服重重困難,取得較大進展。”截至2009年底,10號地塊動遷已完成全部工作量的86.7%。同時,泛海建設還&&,在2010年,泛海建設將加快項目開發節奏、加大項目開發規模,至於10號地塊,則將加快拆遷,“力爭年內項目開工建設。”
    眾所周知,董家渡舊區改造項目的拆遷成本巨大,需要大量資金。而為了加快董家渡項目的開發,泛海建設也多番融資,今年1月,通海建設剛剛採取股權融資的形式進行融資,引入新股東中誠信託,取得了新的資金來源,中誠信託出資10億元,持有通海建設40%股權,股權融資完成後,通海建設的註冊資本由15億元增加至25億元,而中誠信託投入的增資款用於通海建設在董家渡項目的開發。

    記者手記

    閒置土地:政府和開發商各有責任

    一份涉及全國1457宗閒置土地的“黑名單”——《有關房地産開發企業土地閒置情況表》近日在滬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據該“黑名單”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全國閒置土地總計達1457宗,閒置面積達9772公頃,且70%以上為住宅用地,北京、廣東、海南、江蘇、重慶等地更是成為閒置土地“重災區”,而上海的閒置土地面積則為零。
在名單所披露的閒置原因中,1457宗閒置土地被劃分為“政府原因”和“企業原因”兩大類,但在現實中,閒置土地更多地由不同的“實際原因”綜合而成,因此,閒置土地並不能用成因係政府或開發商來實行“一刀切”,然後以“單方面原因”統計數量。商報記者認為,全國1457宗閒置土地“黑名單”中雖然羅列的閒置土地體量驚人,且信息詳盡,但客觀上,全國的實際閒置土地數目必定遠不止於此。
    以上文所述的泛海建設董家渡地塊項目為例,自開發商獲得地塊項目開始,一直“停滯”至今曆經8年之久。商報記者以一個市場觀察者的角度認為,泛海建設董家渡地塊閒置彌久,至今未能動工,自然是名副其實的閒置土地;從地方政府的角度而言,這一地塊的拆遷工作遲遲未能完成,所以對於無法完成土地使用權出讓負有一定的責任;從開發商角度而言,早在2007年底之前,泛海建設宣布向控股股東增發A股從而收購其持有的項目公司股權之際,董家渡地塊早已經成為其融資圈錢的重要“資産儲備”之一,於是,開發商對於整個項目未能如期動工同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但對於上述閒置土地名單而言,泛海董家渡地塊卻並不在其中。所以,商報記者認為,泛海董家渡地塊或許是可以區別於全國閒置土地“黑名單”之外,閒置原因更複雜的地塊樣板之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泛海建設被指“囤地”賺取暴利 2010-08-16
北京囤地調查風波再起 泛海建設遭遇調查 2010-08-05
泛海建設否認地塊將被收回 2010-08-04
泛海國際捂地5年狂賺200億 2010-08-0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不夠職業的基金業“被娛樂化”[思想頻道]鈕文新:美國需要的是加息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