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首頁 >> 國內
加入GPA:我國電子信息産業喜憂參半
2010-08-09   作者:李成鋼  來源:經濟參考報
 

    面對咄咄逼人的成員方要價,當前中國正進行着的加入GPA談判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在目前的政府採購中,機械和電子類産品佔據着主導地位。近年來,電子信息類産品在我國政府採購的地位日漸突出,電子信息産品的採購量逐年增加,目前約佔整個採購比重的30%。
  在電子信息類産品的採購中,我國政府採購以硬體産品的採購為主,其採購規模約佔70%以上,這從側面反映出我國政府採購中軟硬體比例失調的現象比較嚴重。
  從短期來看,加入GPA會使我國開放自己的政府採購市場,增加了競爭對手進入我國市場的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國內電子信息産業得到政府採購訂單的幾率,可能會對部分産品産生消極影響。
  但從自身的競爭力和長期發展來看,我國電子信息産業必須立足國際市場,進行國際化的經營。當前我國的電子信息産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優勢,欠缺的是國際競爭的經驗和能力。
  從2002~2008年對外貿易依存度、貿易專門化指數、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凈出口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等反映對外貿易競爭優勢的指標來看,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産品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優勢。在加入GPA,對等開放國內和國際市場的情況下,我國的電子信息産業有能力在保持國內市場份額的前提下,在國際市場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儘管我國電子信息産業在績效指標上取得了一定的競爭優勢,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如出口企業結構不平衡;三資企業的出口所佔比例過大;貿易方式過分集中於加工貿易;出口市場過分集中於美國和日本等有限市場;出口的産品類別比例嚴重失調;電子産業的發展在國內存在地區間的不平衡,過分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等。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將會妨礙我國由競爭優勢向競爭力的轉換。
  當前我國電子信息産業應確保骨幹産業穩定增長,着重增強計算機産業競爭力,加快電子元器件産品升級,推進視聽産業數字化轉型。我國的工業企業中,中小企業佔據了99%以上,規模效益不明顯,更加妨礙了競爭力的發揮。尤其是加入GPA後,面對國際電子行業巨頭市場爭奪,將會處於不利的地位,因此,當前我國要着重抓好一批骨幹企業,增強關鍵産品的競爭能力。
  外資在我國出口中佔據主導地位,貿易方式以較低端的加工貿易為主,這極大地限制了産業競爭優勢的持續提升。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情況下,全球的電子産業面臨着深度調整。提升中國的電子信息産業的競爭優勢,必須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産業體系,突破新型顯示産業發展瓶頸,提高軟體産業自主發展能力。
  電子信息産業要貫徹“綠色採購”的標準。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行業為電子信息産業提供了原材料,在價值鏈中是信息産業的上游企業。低碳經濟、節能減排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們在發展電子信息産業的過程中,可以實行逆向制約的方式,通過“綠色採購”等相關標準,推動我國向節能環保型經濟調整。
  (作者係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工業化研究中心博士)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吉林打造電子信息産業基地 2010-06-21
一季度電子信息産業新增固定資産增112.7% 2010-04-30
前2月電子信息産業恢復性增長 2010-04-07
山東電子信息産業向高端推進 2009-12-15
成都西博會引來百億美元電子信息企業投資 2009-10-20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觀察與預期[思想頻道]“競爭格局已成”是在粉飾壟斷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