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首頁 >> 國內
旅遊地産豈能透支旅遊産業未來
2010-08-06   作者: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年來,依托周邊豐富旅遊資源而建的旅遊地産,在中國的每一個省份、甚或每一個城市都有跡可尋。這兩大拉動內需的熱點行業組合在一起,原本應産生雙贏效應,卻因為有破壞生態、罔顧民意之嫌,在引發社會關注的同時招致了諸多非議。
  正如新華社記者在報道中所呈現的種種亂象——眾多旅遊地産項目一哄而上,角色定位不明確,開發規劃缺乏對歷史文化內涵的挖掘,缺乏對生態效益的考量,使風景名勝區出現了扭曲的産業化定位,背離了公益開發的方向。
  集觀光、體驗、休閒、養生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産業是第三産業的重要組成內容,我們絕不能因噎廢食,停下發展的腳步。但問題是,地産是不是發展旅遊的最終和最好形態?究竟是地産為旅遊服務還是旅遊服務了地産?對于旅遊産業來説,景觀生態是其發展的第一生命線,保護好自然風光、人文建築、民俗風情以及文化藝術等各種核心要素,旅遊産業的發展才是有源之水。試圖以地産代替多元化、綜合性的旅遊開發,或是僅以旅遊的名義圈地蓋樓,不但透支了旅遊産業的未來,對各種名勝、風景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而且對于全社會來説都是一個不可承受的損失。
  如果説商業資本有攫取利益、追逐暴利的本能,那麼地方政府對于此類事件的放任、漠視及失察則難辭其咎。任憑地産商們以發展旅遊的名義圈地造樓,大肆侵佔、破壞自然風景,既體現出政府職能的失落、管理手段的缺失,更表明許多地方政府在不正確的政績觀驅動下,對公共利益和公共財産維護意識的缺失,以及對失范的市場行為規范的失控。
  因此,在遏制地産透支旅遊、保持旅遊産業良性發展的問題上,地方政府負有首要責任。必須對旅遊行業和地産行業的發展有全局的觀察與考量,堅持長期利導政策,注重旅遊景點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處理好旅遊開發與經濟利益、生態利益、社會利益之間的關係。做好旅遊地産發展規劃,合理利用土地,保護耕地和生態環境,避免任何地産或旅遊項目破壞自然、人文資源。同時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旅遊地産開發規劃建設管理水準,切實做好旅遊地産發展的領路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旅遊開發“地産先行” 風景名勝慘遭破壞 2010-08-06
旅遊風景區變為權勢和資本附屬品 2010-08-06
北京四大地標景點聯動 首推旅遊一票通 2010-08-04
假期旅遊維權可援用侵權責任法 2010-08-04
新疆新觀察 旅遊的“神奇”境界 2010-08-0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觀察與預期[思想頻道]“競爭格局已成”是在粉飾壟斷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