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首頁 >> 國內
監管層密集警示房貸風險
2010-08-02   作者:  來源:上海證券報
 
    近期監管層對房地産信貸尤其是開發貸款風險發出密集警告。記者調查發現,在持續的樓市調控下,部分開發商已出現資金鏈緊張風險,除了求助代價高昂的信託融資渠道,不少小型開發商無奈選擇出讓股權。
    中國銀監會近日召開第三次經濟金融形勢通報會議,房地産貸款風險成為關注的重點之一。會議通報了前期壓力測試結果,在房價下降30%、利率上升108個基點的前提下,樣本銀行房地産不良貸款率將上升2.2個百分點,稅前利潤下降20%,46家農村商業銀行不良率將上升3.5個百分點、貸款損失率增加30%。
    “部分房地産商存在資金鏈斷裂現象。”監管高層人士稱。
    在房地産“重鎮”上海,監管部門同樣對樓市信貸風險予以高度關注。“房地産信貸風險由隱性轉向顯性的可能加大。”上海銀監局局長閻慶民説。
    統計顯示,4月份房貸新政策&&之後,上海的住房開發貸款關注類貸款總量呈逐月上升之勢,4至6月分別增加1.72億元、6.32億元和14.04億元,開發商還貸能力開始下降。而75%的土地儲備貸款都是在2009年以後發放的,拿地成本較高,未來將面臨更大的償還壓力和抵押物減值風險。
    樓市交易持續萎縮,開發商銷售資金回籠不暢,令開發商資金鏈吃緊。而銀行信貸的持續收縮,也令開發商苦不堪言。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房地産開發貸款新增4423億元,6月末餘額同比增長26.1%,分別比上年末和3月末低4.5個、5.0個百分點。這表明,房地産貸款增速有所回落。此外,監管部門近期對“銀信合作”亮紅燈也讓開發商融資渠道越發狹窄。
    建設銀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説,當下只有信託公司直接發行的集合信託産品還算通暢,但房地産信託融資成本非常高,給投資者的回報率基本要在15%左右,這意味着房地産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在28%左右,在樓市下行、銷售萎縮的情況下,這幾乎難以維持。
    資金鏈緊張可能迫使一些小型開發商被洗牌出局。記者發現,近2個月來,在上海聯合産權交易所掛牌股權轉讓的房地産企業,僅上海地區就有5家。在華東地區,也出現一些小型開發商紛紛“借錢”的情況,部分競爭力弱的開發商生存空間已經十分有限,只能直接出售其股份來填補資金缺口。
    事實上,此前各家銀行均已按照監管部門要求進行壓力測試,各行測試結果似乎表明,房價下跌30%不會對銀行信貸質量帶來實質性威脅。
    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信貸風險不僅表現在金融機構個體,更要警惕金融系統性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就提醒,信貸風險可能並不是呈線性的,在房價下跌到某個拐點以後,壞賬率可能會有大幅提高。
    然而受訪專家亦&&,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住房信貸比重仍然處於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加上中國銀行業近年不斷提高撥備覆蓋率等監管指標,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中國房地産信貸總體風險可控。
    海通證券金融業分析師佘閔華&&,房地産關注類貸款的增加有銀行主觀因素,近幾個月房地産調控新政策對市場影響較大,致使銀行有一批貸款被重新分類,這是正常的。由於地方融資平台和房地産貸款風險不會馬上暴露,下半年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可能會有上升,但不良率不會有明顯上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政策持續收緊考驗房企資金鏈 2010-05-17
解讀:寬鬆的信貸、貨幣環境緩解了開發商資金鏈條 2009-07-02
潘石屹:資金鏈緊張 地産大鱷可能“猝死” 2009-03-18
資金鏈斷裂讓富豪自殺事件紛起? 2009-02-23
資金鏈斷裂 “賣樓花”造船模式遭遇困局 2009-01-06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楊濤:政府儲蓄合理規模是多少[思想頻道]左曉蕾:完善市場制度是樓市調控之本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