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中、建、交四家上市大行終於選擇了同樣的再融資模式:A+H配股。 7月28日,工商銀行(601398.SH,01398.HK,下稱“工行”)發布公告稱,擬採取A+H股配股方式,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45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所募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 事實上,在中國銀行(601988.SH,03988.HK,下稱“中行”)本月初公布A+H配股融資600億元之後,市場就曾有消息稱,工行亦將步中行後塵,選擇A+H股配股融資。而昨日,工行公告證實了上述消息。 至此,此輪大行再融資終於塵埃落定。工行、建設銀行(601939.SH,00939.HK,下稱“建行”)、中行、交通銀行(601328.SH,03328.HK,下稱“交行”)四家大行公布的再融資規模總計達到2870億元。其中,中行A+H配股融資600億元,加發行400億元A股可轉債,總計融資1000億元;工行A+H配股融資450億元,加發行250億元A股可轉債,總計融資700億元;建行A+H配股融資750億元;交行A+H配股融資420億元。
工行兩度拋出再融資方案
根據工行公告,此次配股,按每10股配售不超過0.6股的比例向全體股東配售,A股和H股配股比例相同。其中,A股配股採用代銷的方式,H股配股則採用包銷的方式。 若以工行2010年7月28日的總股本3340億股為基數測算,可配股份數量共計約200億股,其中:A股可配股份數量約150億股,H股可配股份數量約50億股。 公告還稱,在不低於發行前該行最近一期經境內審計師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審計確定的每股凈資産值的原則下,本次配股價格將採用市價折扣法確定。這意味着本次配股將有一定的折讓。 早在5月召開的股東大會上,工行披露的再融資計劃為發行250億元人民幣A股可轉債,H股融資方式待定。工行董事長姜建清亦曾在會上&&,此輪融資之後,工行未來三年不再在二級市場融資。 事實上,工行並非第一個吃螃蟹者。早在本月初,中行在發行完250億元A股可轉債之後,又公布A+H股再融資方案,令市場一時間譁然。 中行公布A+H配股融資方案之後,市場普遍猜測大行可能同進退,工行亦將於近期拋出再融資計劃。果不其然,至此,工行、建行、中行、交行四家大行的再融資均採取A+H配股的形式。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工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為9.58%,資本充足率11.98%。5月股東大會上,姜建清曾&&,目前工行資本充足率較高,有條件選擇市場更穩定、更好的時候融資。
四大行計劃再融資2870億
屈指算來,從去年11月以來,懸在市場頭上的大行再融資靴子終於悉數落地。 四家大型商業銀行中,建行、交行均只採取了A+H股配股的方式募集資金,其中,建行A+H股配股融資750億元;交行A+H股配股融資420億元。 工行、中行則在配股融資的同時,發行A股可轉債,其中,工行A+H股配股融資450億元,A股發行250億元可轉債;中行A+H股配股融資600億元,A股發行400億元可轉債。 綜合來看,此輪大行公布的再融資規模達到2870億元,其中,中行再融資規模最大,為1000億元,交行規模最小達到420億元。 截至目前,中行已完成400億元A股可轉債的發行,交行配股也已順利結束。接下來,若全額執行再融資計劃,三家大行再融資額仍有2050億元。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儘管2870億元規模驚人,但給市場造成的衝擊並不如想象中巨大。 從大行的股本結構來看,匯金等大股東持有大量股份。因此,只要大股東參與配股,此輪大行再融資對市場形成的衝擊將十分有限。 事實上,不久之前,國有大行的大股東——匯金公司已經承諾參與大行再融資。在6月21日的公告中,匯金公司&&,將積極支持工、中、建三行採取包括配股在內的再融資方式有序補充資本,以滿足業務發展需要和資本監管要求,並將繼續遵照有關規定,依法履行出資人代表職責,強化資本約束,促進大型商業銀行穩健經營。
銀行 融資方式 融資額
建設銀行 A+H配股 750億元 中國銀行 A股可轉債 400億元 A+H配股 600億元 工商銀行 A股可轉債
250億元 A+H配股 450億元 交通銀行 A+H配股 420億元 總計 287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