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首頁 >> 世界
全球造船業退出潮兩年後將現 中國船企表面風光
2010-07-26   作者:記者 李冰  來源:中國新聞網
 

    近日,日美等多個國家的大型造船廠紛紛宣布將縮減或退出造船業務。然而,在業內專家眼中,目前這一現象只是初期的一個信號,到2012年以後,將會出現大規模船企退出或割棄造船業務的局面。

  造船業務前景悲觀

  昨日有消息稱,日本第二大造船企業三菱重工,因擔心無法持續獲得新船訂單,且承受到來自中韓造船完工量方面的壓力,準備停止其神戶船廠的商船建造業務,將重心集中在潛艇建造上。
  而在此之前,美國海軍最大的造船廠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也已經確認將關閉位於新奧爾良附近的阿馮戴爾船廠,合併其在密西西比的英格爾斯船廠的造船業務,同時還宣布將尋找新的戰略領域來替代造船業務。另外,越南最大的國有船企也因為負債42億美元,瀕臨破産,政府正在對該企業進行重組。
  對此,中國船舶工業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包張靜認為,日本造船業目前正在走下坡路,收縮並退出船舶工業是發展周期使然。而美國並沒有發展成為造船強國,在行業低迷的情況下,退出也不足為怪。“越來越多的企業放棄造船業務,説明在未來一段時間裏,這部分業務是不被人們看好的。在産能過剩嚴重、船價低、成本上升的時候,選擇放棄造船業務是可以理解的。”他&&。

  中國船企表面風光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外船企紛紛退出造船業務的同時,中國船企卻捷報頻傳、新船訂單數量不斷上升。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兩家國有造船企業中國船舶和中國重工2010年一季度凈利潤分別為6.93億元和3.16億元,比2009年同期分別實現了11.25%和7.34%的增長。日前還有研究機構公布,在接受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和建造量這代表造船業競爭力的三大指標方面,中國趕超了韓國和日本,坐上世界造船業的第一把交椅。
  業內專家&&,中國船企比國外船企有着成本優勢。很多日本船東會把新船訂單交到中國和韓國的船企手中,主要是因為價格比其本國造船成本低。而日本船企大多經歷過造船業的暴利時代,寧願放棄這部分業務,也不願接受利潤空間被擠壓。

  退出將成必然趨勢

  不過,中國造船業的表面風光背後也隱藏着危機。專家認為,雖然中國尚沒有船企宣布退出,但這是遲早的事。包張靜就&&:“國外的大型船企大多是多元化發展的,造船業務不景氣可以轉嫁到其他業務上面。而中國船企大部分是純造船企業,沒有可替代的其他業務,一旦退出會造成巨大損失。而中國船企大部分是金融機構支持的,不到最後關頭,這些背後的推手會力保企業繼續發展。”
  但他不無擔憂地説:“這幾家企業的退出只是一個信號,到2012年、2013年以後,在各船企現有訂單消耗殆盡、新訂單後續不足的情況下,造船業極有可能會迎來大規模船企退出的情況。”屆時,企業退出、重組、出售、並購的情況將會頻繁上演。
  此前,中國船舶工業經濟中心分析師梁志勇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曾&&,中國造船業奪得世界第一頭銜只是在規模上取得了第一,但是在技術創新等方面還遠不如日韓,這只能説中國已經成了造船大國,但離造船強國的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船多貨少 造船業復蘇阻力大 2010-07-15
我國造船業仍不能輕言復蘇 2010-06-18
瑞典:棄紡織造船老支柱 扶制藥電子新産業 2010-06-08
國際造船協定談判擱置5年後醞釀重啟 2010-05-04
中國造船業:漂亮數據難掩産業尷尬 2010-05-04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財經洞察:解析美國金融監管改革法案[思想頻道]茅於軾:保護知識産權為了誰?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