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開信息以及相關報道,今年全國將完成114個藏藥品種(藥材、成藥)標準提高工作,其中,西藏承擔51個藏藥品種標準提高工作。我們認為,在西部大開發和發展民族醫藥的大背景下,我國藏成藥行業在原材料種植、有效成分提取、製劑生産、安全性等方面將得到進一步提高,行業有望迎來規範發展格局,可謹慎關注民族醫藥産業的投資機會。
藏藥 民族醫藥“奇葩”
藏醫藥作為一門獨特民族醫藥,是中華民族醫藥學中的“奇葩”,在炮製方法、藥材質地、劑型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在提高藏藥標準之後,我們預計藏藥的質量體系、安全性、療效等方面都將得到實質性提升,藏醫藥將迎來規範發展的契機,也給我們投資創造了一定中期機會。 從藥理上看,藏醫藥是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千年智慧,並融合了印度、波斯和中醫學的主要精髓並自成體系的醫藥學。它主要講的是“隆、赤巴、培根”三種因素的動態平衡(類似於中醫理論的“陰陽”、“五行”、“君臣佐使”),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醫學大全》、《無畏的武器》、《月王藥診》、《四部醫典》等藏醫經典醫著促進了藏醫藥的發展,為人體生理、病理、病因機制、診斷、治療等方面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藏藥標準提高後,我們預計藏醫藥産業將依託獨有的藏藥材資源、嚴謹完整的醫學理論體系,獨特的藏藥配伍和炮製工藝,獨到的疾病治療措施等等,將迎來進一步規範發展的行業機會。我們注意到,經過千年的發展,藏醫藥已具有較為獨特的教育、研究體系,並形成了標準化生産的産業,在中醫藥行業中佔據重要地位,特別是由於其屬於植物性、天然性藥物而成為當今快速發展的新興藥物産業之一。在藏醫藥標準提高後,藏藥發展將進一步規範,行業增速有望穩步提高,民族醫藥奇葩必將綻放。
藏醫藥技術水平繼續提高
由於本次我國將民族醫藥標準提升到國家的高度,我們預計在國家政策的規範和扶持下,藏醫藥的技術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全行業將進入規範發展的格局,未來以藏醫藥為代表的民族醫藥將迎來一定的投資機會。 我們認為,行業標準提高後,我國藏成藥行業在原材料種植、有效成分提取、製劑生産等方面將得到進一步規範和提高。在我國藏成藥的生産中,現代化的提取技術應用較為廣泛。但同時,國內的大多數藏成藥生産企業技術裝備和生産工藝落後,規模小,競爭力弱;部分主要藥用資源逐年短缺,影響藏成藥産業的可持續發展。藏藥産品的劑型滯後,多數藏成藥缺乏能被國內外公認和接受的、客觀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在基礎性指標中,為力爭保持藏藥特有的特性前提下,在崩解度、丸重差異等方面尚等待運用更加現代化的技術進行改進與創新。而且在安全性方面,藏藥的生産技術將得到發展和提高的機會。 我們注意到,藏藥當中最有名的當屬“佐苔”。“佐苔”是歷代名藏醫通過對特殊物質特殊炮製加工成的無毒、具有奇特療效的藥品,被雪域人民稱之為藏藥中的至寶。藏藥“佐苔”中含有八種金屬、八種礦物和數百種原輔料,它是一種具有藏藥傳統代表性的特殊炮製技術藥物。在國家標準提高後,以“佐苔”為代表的藏藥生産技術必將得到提高,全行業將迎來規範發展的契機,投資機會逐步明朗。
打開行業規範發展空間
在植物藥、天然藥和原産地藥物大行其道的今天,藏藥特有的産業資源優勢正越來越廣泛地為人們所關注,對藏醫藥的保護和開發,也自然成為發展我國民族醫藥産業的一項措施。然而,在機遇面前,藏醫藥的産業化發展也顯露出諸多困難。諸如,藏藥種類多、安全性評價等等,都是藏藥發展的瓶頸。我們認為,國家提升藏藥標準體系,將大幅推動藏醫藥事業發展,打開行業規範發展的空間,也為我們下半年投資打下了一定基礎。 我們認為,隨着西部大開發的進一步推進,國家加強對藏醫藥進行保護和開發,提升行業標准將成為藏醫藥發展的一件大事。這不僅是發展西部産業經濟的一項重要事業,也是中藥行業和民族醫藥産業發展的重要“抓手”所在。我們注意到,相對於中成藥而言,藏藥正處於起步階段,藏藥炮製、研發、安全性評價及藏藥産業發展等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藏藥標準提高後,將對解決藏藥發展瓶頸問題具有巨大推動作用。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藏藥企業的藏藥工業總産值約為10億元,僅佔我國醫藥工業總産值的0.2%左右,不過每年的增長速度約為50%,利潤和稅金年平均增長速度達65%。2006年,西藏自治區17家通過GMP認證的藏藥生産企業完成工業總産值6.23億元。目前,國外生産藏成藥主要廠家是歐洲瑞士的白瑪公司,其生産工藝和技術水平較高,對藏藥的生産和推廣頗有成績,單一産品“蓮花二十八味”,年銷售額超過5000萬瑞士法郎(大約3億元人民幣)。我們預計,在國家標準提高後,藏藥的安全性和質量將得到比較大幅度的提高,行業有望保持目前50%-65%的高速增長態勢。 不過從醫藥行業投資的角度來看,藏藥細分子行業的走勢與醫藥行業基本同步,目前市場紛紛預期國家將對醫藥行業進行降價,因此我們在關注藏醫藥的同時,也要注意防範醫藥行業的降價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