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首頁 >> 世界
英首相本周訪美 料為BP善後
2010-07-20   作者:記者 肖瑩瑩 王婧 實習生 李楠/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英國首相卡梅倫20日開始對美國進行其上任以來的首次訪問,英國石油公司(BP)的漏油事故將是雙方領導人會晤的議題之一。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卡梅倫上任以來應對經濟和國際關係的第一道考題,態度軟弱必然招致英國民眾的批評;但另一方面,奧巴馬也一直因漏油事故的處理不夠及時等而飽受國內輿論詬病,雙方如何平衡搖擺的政治天平將是決定BP命運的關鍵。

  BP對英美經濟意義重大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16日表示,他將在訪美期間與奧巴馬總統討論BP事宜,強調一個“強大且穩定”的BP對于兩國的重要性。
  卡梅倫説,“我先前向奧巴馬總統表達的一個看法是,BP的40%股份在這裏(英國),但39%由美國持有。我將重申這一點,”他説,“BP為英國人提供數以萬計就業機會的同時,也為美國人提供數以萬計的工作機會。” 
  外界預料,卡梅倫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時,將提出希望公眾關注賠償問題並宣泄憤怒,也確保美方能為BP留下生存空間,不要過分苛刻。一方面,BP曾為美國制造大量就業機會;另一方面,BP更是英國數一數二的龍頭企業,關係到大部分英國民眾的退休金,重要性不容置疑。
  BP在英國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據悉,英國養老基金每7個英鎊中就有1英鎊來自BP。同時,BP在英國國內解決了1.01萬個就業崗位,在英國以外地區擁有8萬人以上的工作團隊,工程遍及高加索、安哥拉、巴西、中國、中東等地。
  實際上,BP的健康運營對于美國政府來説也具有舉足輕重的經濟意義。奧巴馬此前也曾表示,希望BP在經歷這次危機後仍能是一家“穩定和強大的”公司。有分析稱,雖然奧巴馬一直強調BP必須在經濟上對漏油事件負責到底,但是BP遭遇財務危機也是美方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有預測稱,由于漏油事件,BP未來4年可能將少納稅上百億美元,這對英美政府來説都是不小的打擊。

  美方算賬分寸須拿捏

  美國市場分析師16日説,英國石油公司雖然已蓋住漏油井,雖然暫時控制住墨西哥灣生態災難不再繼續惡化,但“BP自身的災難剛剛開始”,BP何時真正控制住漏油,美國人的最終帳單也就將如約而至,算賬的日子恐怕不遠。
  有消息稱,美國政府定于本月27日開具罰單,包括生態災難損失和對沿岸居民的補償兩大部分。美國分析師普遍認為,最終賠付總額約在30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之間,而高盛集團則評估出700億美元的高價。
  盡管卡梅倫首相在出訪之前就已信誓旦旦地表示,與奧巴馬的談判目標是保證BP不必為非直接造成的損失“買單”,但法新社等西方媒體認為,英國政府暗中保護BP的能力有待觀察。因為BP如今已成美國人的“頭號敵人”,而且美國媒體此前就已開始對奧巴馬施壓,稱其對漏油事件反應遲緩,對待BP態度不夠強硬。隨著美國中期選舉的臨近,奧巴馬更是將避免對BP的處理結果讓美國民眾不滿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卡梅倫與奧巴馬的談判中,頭疼的並非只有前者,鑒于BP與美國經濟聯繫緊密,奧巴馬要想態度完全轉向強硬也非易事,還須小心拿捏處理的分寸,尤其是在當前失業率居高不下、復蘇前景不明朗的形勢下。比如,美國政府12日出臺新的深海石油鑽探禁令,防止類似“深水地平線”爆炸沉海的事故再次發生。這一新禁令將持續至今年11月30日。這項舉措引發美國國會一些議員不滿。路易斯安那州參議員瑪麗蘭德裏歐批評説,這項禁令將導致路易斯安那州12萬個工作崗位流失,“造成更嚴重經濟災難”。

  BP面臨拆分重組

  BP租用的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石油鑽井平臺4月20日起火爆炸事故以來,用于美國政府罰金、堵漏、清理、賠償的費用以及股價下跌等因素令BP面臨巨大財務壓力。4月20日前,英國石油公司市場評估總值約1210億英鎊(約合1860億美元),如今,其市值瘋狂縮水了三分之一。其間先後傳出BP出售資産集資、被同業收購,甚至尋求破産保護。最新消息是,BP管理層計劃將公司全面拆分重組,以部署新的經營方向。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BP董事會正積極向股東遊説,希望重組BP架構。BP可能面對多個新方案,包括出售旗下煉油廠及加油站、縮減在美國的業務運作、提升內部工程和技術人員的水準,以及暫停某些地方的鑽探,如非洲西部和巴西等。
  英國《金融時報》16日報道,BP眼下還在通過變賣資産方式籌集資金,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巨額罰單,資産變賣總額將超過200億美元,其中120億美元的資産可能將賣給美國阿帕奇石油公司。
  但是,另有媒體報道,BP與阿帕奇公司就出售阿拉斯加普拉德霍灣大油田一半股權的談判上周末延遲了兩次,引發人們對這樁交易能否完成的疑慮。有分析稱,若此次與阿帕奇的談判失敗,BP旨在恢復投資者信心,籌資彌補漏油所造成損失的計劃將遭到重挫。
  有消息人士透露,除了與阿帕奇公司商談,BP還正與其他企業進行商談,但是任何潛在有關資産出售的商談僅處于探索階段。英石油本月底宣布第二季度收益前能否提出成型計劃還不確定。
  此外,《星期日泰晤士報》援引石油工業方面消息報道説,奧巴馬政府告訴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和另一家企業,政府不會阻礙向英石油出價。據悉,另一家企業可能是美國雪佛龍石油公司。
  有傳聞稱,BP存在被上述兩家美國競爭對手全盤收購的可能。對此,多數分析人士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BP即便被迫瘦身,但畢竟是瘦死的駱駝,被另外一頭駱駝一口吞下不太現實。
  還有消息稱,作為中國市值最大的國有石油公司的中石油正在為收購BP而積極努力。但是中石油方面表示,同BP進行接觸,只是看看是否需要提供工程上或技術上的援助,而拒絕討論提供資金援助的可能性。據悉,BP與中石油合作密切,是中石油2000年上市時的基石投資者,購入20%上市股份,但2004年已將這部分股份售出。

  “洛克比空難”事件或使談判復雜化

  近日,媒體上與“BP、卡梅倫和奧巴馬”等關鍵詞聯繫緊密的還有一條重要消息:美國一些參議員上周説,BP涉嫌遊説英國政府,以“洛克比空難”制造者邁格拉希釋放回國為條件,獲得在利比亞價值9億美元的油氣開採合同。分析人士認為,這一事件將使卡梅倫在與美國政府就BP展開談判時面臨新的壓力。
  美國參議員認為,這一事件説明“在BP眼裏,人不如利潤重要”。他們要求英石油董事會主席卡爾-亨裏克斯萬貝裏和首席執行官托尼海沃德出示與利比亞政府、英國中央政府、蘇格蘭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涉案各方的通信記錄。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還定于本月29日就邁格拉希獲釋一事舉行聽證會。
  邁格拉希去年獲釋後,BP在一份聲明中承認“的確在2007年晚些時候提請政府注意,若放緩與利比亞達成囚犯移交協議,會給英石油油氣開發合同和英國商業利益帶來負面影響”。但英石油堅稱自己對政府的提醒並非針對邁格拉希一案。
  美國泛美航空公司一架客機1988年12月21日在蘇格蘭洛克比鎮上空爆炸墜毀,致使27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美國人。邁格拉希是這起空難的唯一獲罪者,一直在蘇格蘭服刑。去年,利比亞官員在與蘇格蘭司法部門協商後,英國當局決定提前釋放邁格拉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英國石油公司(BP)還能撐多久 2010-07-08
英國籌備防BP破産預案 2010-07-07
傳BP與中海油洽商轉讓阿根廷油氣資産 2010-07-07
BP否認尋求國外注資 2010-07-07
傳被爭相購買 英國石油公司BP股價大幅上揚 2010-07-13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田立:兩大投行頂不上一條章魚?[思想頻道]政策性金融 “配角”一樣出彩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