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0-07-19 作者:肖瑋鐵礦石價格大跌超三成 三大礦山隱現産能過剩風險 來源:北京商報
|
|
| |
風水輪流轉。截至上周,印度粉礦CIF期貨參考價格為123.5美元/噸,較4月中旬的高點191.5美元/噸已下跌68美元/噸,跌幅達到35.5%,這讓依仗壟斷地位一直“獅子大開口”的三大礦山處境尷尬。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因逐利而過度生産是影響鐵礦石價格的潛在因素,目前鐵礦石價格下滑反映了市場需求正在萎縮,三大礦未來恐面臨産能過剩風險。 今年年初,鐵礦石價格一路飆升,三大礦也借機強勢調整定價機制並開出高價。“巨大的利潤誘惑正推動國外礦山新建産能快速擴長,這也將是影響鐵礦石市場價格走勢的一個潛在因素,”蘭格鋼鐵分析師張琳説,“截至今年5月,約有超過6.85億噸的新産能項目正在熱火朝天地建設中,這些産能將在今年至2012年期間投産。在2012年之後的未來3年,三大礦另將有4億噸的新産能投産。可以説,如果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礦業巨頭不能很好地控制新項目的投産時間,鐵礦石存在相當高的産能過剩風險”。 在價格暴跌的同時,鐵礦石進口量環比也在減少。今年二季度,隨着鋼價下滑市場進入調整,6月份中國進口鐵礦石4717萬噸,環比減少473萬噸,這已是今年以來連續三個月下滑。 而三大礦的噩夢遠未結束。由於鐵礦石産能不斷增加等原因影響,業內普遍預測進口礦仍有滑落空間。“中國鋼廠雖然在減産,但高爐減産量仍然甚少,而未來如果鋼價繼續下跌,鋼廠則難以為繼,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將迫使鋼鐵企業去減産,那個時候對進口礦的需求會驟然下降,進口礦價會滑到冰點。”張琳&&。 同時,中國6月粗鋼産量達5376.6萬噸,雖然環比下降237萬噸,但是仍處於高位。整體來説,今年上半年中國對鐵礦石的消費還處於一個高位,下半年經濟因素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一旦礦石的惟一用戶——鋼鐵企業迫於政策、市場、環保等壓力選擇減産,那麼下半年的礦石消費量肯定會萎縮,進口礦甚至會滑得更低,回歸其真實的價值點。 不過,對於上述説法,“我的鋼鐵網”分析師曾節勝稱,在短期內鐵礦石還是供應偏緊,真正出現産能過剩可能要等到2013年左右。同時他也分析,目前鐵礦石進口價格飛速下滑,雖然並不一定能提高鋼企利潤,但卻可以增加中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貿易中的議價能力,總體來説是好事。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