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0-07-08 作者:記者 鐘晶晶 來源:新京報
|
|
| |
媒體對“富士康事件”的報道被經濟學家郎鹹平認為“不着調”,7月6日其博客上發表文章(同時在開心網發布日記)稱,媒體近日對富士康危機的報道都停留在表面,而其背後的根源和黑手是美國蘋果公司。他還建議富士康放棄流水線式生産方式,學習日本佳能公司的“細胞式”生産方式。 “蘋果在任何時候都標榜自己是一家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公司,而且蘋果規定,富士康必須關注員工的人身權利,確保他們有足夠好的工作環境,得到合理的報酬。但是我們發現,蘋果在盡一切的可能壓低富士康的利潤。為了壓縮成本,賺取更多的利潤,富士康只能加大員工的勞動強度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必須進行軍事化管理來滿足蘋果的要求。”郎鹹平昨日在其博文中指出。 他列舉數據稱,蘋果2006年上半年的銷售量是850萬台,同比增長61%,收入超過了100億美元。但99%的錢都是蘋果賺走了。而富士康的人工成本,是蘋果根據生産廠家也就是富士康所在地深圳的最低工資乘以每件産品的最高工時這麼計算的。不但人工成本富士康決定不了,包括原料、製造成本在內,全部由蘋果決定。 他最後在文中建議富士康放棄流水線式生産方式,放棄軍事化管理,而向日本佳能公司學習,實現“細胞式”生産方式,讓員工在團隊合作中工作。他也指出,目前利用“細胞式”生産方式的企業生産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郎教授的觀點昨日也引起了網友熱議,不少人認為其觀點精闢切中要害,較為激進的網友則回應稱“抵制蘋果”,也有一些網友認為這是目前中國産業升級中的陣痛,還有人透露出一種無奈,留言“蘋果説:你們愛做不做,越南印度還搶着做呢!” 對於郎鹹平將富士康的問題歸咎為蘋果公司的説法,也有網友&&了反對。有網友認為,富士康如果存在問題,是富士康管理的問題。蘋果公司作為一個企業,採購自己認為價格合適的商品無可厚非。
|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