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認為對今年中國經濟不該抱有過快增長的心理預期,今年很難會有兩位數的增長。”在交通銀行舉辦的“2010沃德財富博覽會”上,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指出,面對過量的貸款和過量的貨幣供應,必須馬上緊縮政策,
中國的經濟政策是及時的
金融危機來臨,各國政府聯合採取刺激政策,夏斌認為,中國刺激政策的方向是對的,採取時間也是及時的,並且,有力的刺激政策,使得中國對全球經濟復蘇作出了很大貢獻。 與此同時,他認為,由於中國的經濟結構和銀行體系與美國不同,因此,中國的刺激政策,在2009年創造了過量的貨幣供應和天量的貸款。“在出口減少的同時,我們的經濟結構調整在加速,在過量的貸款和過量的貨幣供應之下,我們知道這是很危險的,必然産生資産價格泡沫和産能過剩。面對這樣的環境,我認為必須馬上緊縮政策”。 貨幣政策一旦緊縮,經濟增長必然也會出現調整。“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為11.7%,因此,下半年的經濟下滑,並不意味着衰退,而是正常下滑”。 “相對於第一季度,應該做好下半年可能下調2到3個百分點的準備”,夏斌説,只有做好了大量的政策準備,才不至於出現增長下滑過快的局面。否則,在目前的結構之下,要維持75000億元的貸款,相對於去年來説速度比較快的下調,會出現增長的壓力。 夏斌認為,今年上半年的調控方向,是正確的,不能動搖。相對於去年來説,今年調控中比較大的政策變量,關鍵在於房地産調控、地方融資平台的清理整頓,以及國務院下達的關於限制産能過剩的一些政策。“中國的貨幣供應量、貸款指標等數額能不能落實,落實到什麼水平,能不能堅守指標,關鍵是看這三大政策。”
高增長下之後
夏斌認為,穩定市場、穩定預期,主要在於政府要給出明確信號,必須堅持回歸常態的貨幣政策。今年年初,已經提出今年的貸款增量75000億元,銀信合作的信託,4月份已經做到18800億元,假設今後幾個月,信託不發新的增量,19000億元加上73000億元,又是90000億元。“銀行和信託合作,通過信託的角度進入了實體經濟,這個增量很大。所以我提議説,我們的監管部門和貨幣政策決策部門,必須關注這個現象”。 他指出,必須把信託的規模控制住,必須記住歷史教訓,過往信託投資公司的5次整頓背後,是當通貨膨脹時,僅控制貸款規模,沒有將信託用量統計在內。 第二,是政府對房地産政策的信號,要非常明確,以穩定市場預期。“我個人認為這個信號,就應該説中國的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就是要發展以消費品為主導的市場。不鼓勵投資,不鼓勵投機。儘管國務院文件沒有這麼講,但國務院文件內容裏,比如‘打擊投資投機’,已經很明確提出。又比如説,在供給方面,‘加大社會保障房的建設’。有些話,要更加明確地給市場信號”。 他認為,對於已經形成的泡沫,應該準備花兩到三年的時間,慢慢消耗掉。同時,要抓緊檢查和真正落實社會保障法,低收入群體住房的土地供應和資金配套、資金來源。在抑制需求方面,應該盡快&&簡便易行、便於打擊炒作投機的房地産稅收政策。另外,國務院人大政協應該儘早組織對有關部門落實非公36條的檢查,以給社會游資尋找出路。 在“國退民進”問題上,夏斌指出,需要重新研究加快推進。他指出,財政赤字3%左右。而每年的財政收入,難以滿足擴大民生、擴大居民消費的結構調整的支出,嚴重影響了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 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控股的普通工商企業和金融企業股權資金幾十萬億元,中央的國有企業凈資産有17萬億元,這些資金要切實為擴大民生、提高居民消費産生意義。為此,夏斌開出了藥方: 首先是適當提高中央地方企業國有資本分紅的比例與範圍;其次,研究中國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國有企業戰略控股的原則是什麼,哪些領域是必須要控股的,哪些是相對控股,哪些是絕對控股。適度地在市場上轉讓國有資産,進行套現。分紅的資金、國有資産轉讓套現的資金,全部納入財政賬戶,重點用於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加快擴大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從而擴大消費。從中短期看,這些措施有益於擴大內需、有益於解決部分行業的産能過剩、也有益於市場穩定。 “從長期看,我們堅持適度有序並持續地推進國退民進的措施,有能力真正培養一個消費市場,真正有益於中國經濟結構的大轉型,來真正實現國民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夏斌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