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首頁(2010版) >> 頭條
蒙代爾:中國穩定匯率有利于全球經濟
專訪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蒙代爾
2010-06-29   作者:記者 張莫 實習記者 張媛/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蒙代爾在1997年獲美國經濟學會頒發的傑出人士獎,1998年被選為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早在20世紀60年代,蒙代爾就富有遠見地預言,在一個更加開放的經濟體係中,匯率變動和資本高度流動對經濟政策會産生極大影響。他以一篇論及“最適當貨幣區”的文章奠定了歐元理論,最終促使歐元順利出臺,因此被尊稱為“歐元之父”。1999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該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蒙代爾。
  他對經濟學的貢獻主要來自兩個領域,一是經濟穩定政策,二是最優貨幣區域理論。他在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上的研究,曾經影響了美國裏根時代的供應經濟學派。在研究國際資本流動對一個國家經濟的影響上,蒙代爾可以説是走在同行們的前面。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伯特蒙代爾日前接受了《經濟參考報》記者的專訪。他就全球經濟復蘇、歐債危機、人民幣匯率等熱點話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歐元不會倒但面臨深層問題

  《經濟參考報》:您在一個多月前指出,歐洲債務危機會使歐元一蹶不振,但作為全球最重要的貨幣之一,歐元還會繼續發展。歐債危機給歐元發展帶來的教訓是什麼?歐元的進一步發展,還需克服哪些障礙?
  蒙代爾:歐元危機給我們上了一堂傳統課,那就是各國政府應該視其收入決定其支出。如果政府開支超過其納稅收入,赤字將産生並逐步積累形成政府高額債務。這種高額並非是絕對意義上的,而是相對于國家GDP而言的。意大利和希臘的公共債務相對GDP已超出100%,其他許多國家也達到GDP的80%或90%。從長遠來看,政府還有許多無資金準備的負債,因此實際赤字也就是潛在債務比數字顯示的還要高很多。
  我認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當希臘這些國家成功加入歐元區之後,其收入還處于較低的水準,與德國或者其他相對富裕的國家相差較大。但是希臘政府在只有消費啤酒的收入情況下,卻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香檳,社會福利大大提高,政府開支迅速上升。他們要做的,應該是踏踏實實提高收入,之後再增加開支。
  一般情況下,如果希臘有自己的貨幣,政府的大肆開支將迅速引發針對貨幣貶值或其他政策的投機行為。然而,希臘加入了歐元區,這一切都沒有發生。希臘政府可以大肆借債花錢,底線就是其違約,這種可能性就意味著希臘的破産。雖説歐盟已有大規模的救助計劃,救活希臘這本該足夠,然而這些資金並不能由希臘獨吞,還要分給其他國家,因此我認為希臘可能依然無法得到足夠的資金,有一部分債務可能需要重組。對歐洲央行來説,我認為他們將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放松貨幣政策。他們已經決定購買一些公共債券,這將造成一些問題,但我想這是個不得已的選擇。

  《經濟參考報》:歐盟為拯救盟內陷入危機的經濟體,會默許甚至主動讓歐元貶值。您認為歐元對美元“恰當的”匯率應該是多少?如果歐元繼續貶值,是否會引發其他主要貨幣競相貶值?
  蒙代爾:我認為歐元兌美元維持在1.20至1.30之間是比較合適的。1999年1月,歐元初始定價為1.18,後來一度跌至0.82。到2008年,歐元又飆升至1.64,目前已經回落至1.23,我想這個匯率是比較合理的。我認為歐元不會下跌太多,歐元有很大空間,和五年前相比,它還非常的低。你不能讓歐元通貨膨脹,歐洲央行沒有這個權力這樣做,這樣是違反法律的。
  四年前,歐元對美元達到1.3,當時的歐洲央行行長就表示將歐元維持在這樣的高位是“決不能接受的”。我也同意他們在當時就應該停止歐元繼續升值,如果那樣,就不會出現眼下如此嚴重的債務危機。相反,他們讓歐元一路飆升至2008年6月的1.64,這對歐元區國家的預算非常不利,這也是現在我們面對的問題的原因之一。
  他們必須確保歐元不能處于過高水準。當然,歐元升值會讓他們開心,讓他們有一些自豪感。但這對經濟有害無利,因為高位的歐元將損害各國政府預算狀況,這個代價很大,他們承擔不起。

  《經濟參考報》:目前英美一些媒體鼓吹所謂的“歐元崩潰論”,您認為這真的是歐元難以避免的命運嗎?如果不是,那麼歐元的出路何在?
  蒙代爾:我想你所指的是,歐盟決定讓整個歐盟貨幣市場分裂,每個國家仍然使用各自的貨幣。這是不可能的。如果這樣,歐盟將再次面臨它在20世紀80年代面臨的問題。那時有嚴重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然後又是通貨膨脹,然後是對經濟的摧毀。如果打破歐元體制,如果這樣,這將是一個災難,不僅對歐洲,更是對美國和中國。

  《經濟參考報》:有人説歐元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一部分是由于歐元區國家各有不同的財政政策,因此歐元區也正在討論達成財政統一的可能性。請問您認為歐元區國家是否有可能在財政政策上達成統一?他們將面臨怎樣的困難?
  蒙代爾:我認為這是可能的,但的確存在困難。
  他們可以將歐元區各國公共債務統合為“歐元區債務”,此後,再向每個國家政府給予制造更多債務的權力,並嚴格監督其財政預算狀況,當然,需要建立規章制度加以限制。
  這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預防各國政府過度開支。美國的做法就是允許債務過度的州政府破産,聯邦政府不會出手相助。但歐盟和歐洲央行不會允許任何政府破産,因此就會出現救助計劃。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政府加以限制,此前德國默克爾就提議對違反歐元區規定的政府,應剝奪其投票權,我認為這也許是一種解決方法。總之,目前需要制定一些限制措施。
  同時,歐盟的成員國需要互相幫助渡過難關,一些其他國家的經驗值得借鑒。比如日本,它在1980至1990年間經歷了嚴重的危機,在1985年至1995年,日元對美元大幅升值了3倍,這是一種非常不可理解的上升行為。那時,日本的銀行係統幾乎崩潰,但是日本認真小心地、一個接一個地解決這些問題,並最終成功。歐洲可以學習這個經驗。

  美元走強或將引發經濟二次探底

  《經濟參考報》:很多人對全球經濟二次探底非常擔憂,歐債危機的爆發則加劇了這種看法。請問您如何看待二次探底的風險?
  蒙代爾:我認為美元走強有可能引發經濟二次探底。一個很重要但為一些人所忽視的因素就是匯率。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之後,美元對歐元迅速升值。美元的過高估價將阻礙美國房地産危機復蘇的步伐,進而傷及整個經濟,這將引發二次探底的風險。
  在這種時候,美聯儲應該放松美元信貸。歐債危機後,大量歐元資産轉向美元,造成美元供應短缺,美聯儲應該滿足這部分對美元的需求。
  很多人都忽視了一個問題,從根本上來説,匯率也是此次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2008年第三季度,許多房地産機構倒閉,雷曼兄弟破産,當時美元就相對歐元升值,匯率達到1.3。如今,美國依然在實施強勢美元政策,美聯儲兩次犯了同樣的錯誤。

  《經濟參考報》:您認為,美聯儲等各國央行都將如何執行寬鬆貨幣政策的退出?
  蒙代爾:退出政策有不同形式,美聯儲將以提高利率或同時結合強勁美元的形式退出。目前,由于美元已處于高位,美聯儲將會推遲加息。我認為他們還會繼續觀望下一步的發展情況,據我估計,下半年不會有退出計劃,至少也要等到明年。

  《經濟參考報》: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以來一直強調全球經濟再平衡,強調美國要增加出口,強調美國老百姓要減少消費、增加儲蓄。與此相對應,應長期維持弱勢美元。可我們也注意到,您認為,隨著美聯儲退出刺激政策,美元會重新走強。您怎麼看待這一問題?歐洲很多國家陸續出臺緊縮性財政政策,以此抑制公共債務繼續膨脹。請問這種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是否會對經濟復蘇産生負面影響?
  蒙代爾:目前,強勁的美元的競爭力不敵歐元。美元走強有損美國出口,這也是造成經濟二次探底風險的一個原因。美國想擴大出口,強勢的美元肯定不能實現這個目標,美國實施強勢美元的政策,這是錯誤的。
  我想美元還會處于較高位,這四五年來都是如此。但現在這種時候,美國失業率已達到10%,保持美元強勁是錯誤的。2008年第三季度時,美元也很強,升值達20%,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摧毀了雷曼兄弟,造成了後來一係列的損失。
  我們必須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匯率的重大波動,尤其是美元和歐元間匯率的變動對經濟是有害無利的,造成全球經濟的不穩定。
  關于財政政策,比如政府發行債券增加支出,這並不能直接改善經濟狀況。因為當政府通知增加支出從而提高需求,那同時債券的需求也將相應減小。人們在較高利率水準下購買債券,也將減少其支出。

  人民幣大幅升值有害無益

  《經濟參考報》:您一直認為,中國過去15年的超級增長,得益于人民幣和美元的固定匯率制。您此前建議,美元、歐元、人民幣(甚至包括日元與英鎊)之間應建立大致固定的匯率安排,並認為這是一種最優的安排。問題是,實現這麼一種安排,需要付出哪些代價?需要克服哪些政治上和技術上的障礙?
  蒙代爾: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固定匯率的穩定非常重要。正如二戰後時期的日本和德國,它們能保持了長時間的經濟繁榮,就得益于固定匯率和高額順差。
  我認為通過匯率來調整中美經濟之間的不平衡並不是一個好辦法,應該通過提高中國國民收入、增加國內消費來實現。
  中國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它的財政狀況非常好,貨幣儲備及盈余都很充足,所以許多國家望而生畏的減稅措施,中國可以實行。降低稅收將增加支出、提高工資、增加國民收入,這對于中國經濟發展以及達到貿易平衡都將十分有利。
  但這些措施應在現有匯率水準上實施,而不應該讓人民幣大幅升值。人民幣的升值對中國很不利,因為這將引起中國西部地區的通貨緊縮,帶來沿海和內陸地區收入分配不均的問題,這不是中國想看到的。
  過去12年中,美元和人民幣一直都是穩定亞洲與美國以及其他美元國家之間經濟穩定的重要因素。美元與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將為中國帶來巨大危害。對全球經濟也會帶來不穩定因素。
  需要強調的是,沒有一種經濟理論認為升值能夠改變貿易平衡的狀況,沒有任何一個模型、任何一種證據能夠證明一種貨幣的升值能夠減少順差。我認為中國不應該讓人民幣浮動太多。

  《經濟參考報》:中國國內學者指出,根據您的“不可能三角”理論,人民幣今後很可能陷入“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境地。您對此有何評價?
  蒙代爾:中國實際匯率是必須要提高的,但我認為這應該通過提高工資收入等手段來實現,而非人民幣升值。
  貨幣升值將降低企業利潤,對公司、整個經濟增長以及就業率都會帶來不利影響,但提高工資收入可以在許多方面達到升值的效果,同時速度較緩和,對于提高國內消費水準是一種更好的方法。因為人民幣升值並不意味著中國消費者就會迅速增加開支,這其中並沒有必然聯繫。

  《經濟參考報》:中國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市場規模與日俱增,但中國國內消費需求多年來始終無法有效啟動。而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出口總體下滑,政府主導的投資不可能長期維持在高位,啟動國內消費需求更加緊迫。您認為,中國國內消費需求無法有效啟動原因何在?對此您有哪些好的建議?
  蒙代爾:有效的方法應該是增加中國人民的收入,從而增加他們的開支。中國GDP高達32萬億人民幣。這意味著中國可以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並允許工資上漲。中國經濟一直以來都以近10%的速度增長,任何一個快速發展的國家,都必須允許工資隨經濟增長。
  在這方面,匯率發揮不了很大的作用,必須通過提高工資來實現。我想中國也不希望工資在GDP中的比重過低。工資的上漲對于工業發展和保持中國競爭力方面都是很有利的。同時,還將創造國內消費。如果工資不能夠隨著GDP同時增長,必然帶來貿易失衡,這種失衡其實就是總收入與總支出之間的差額。如果這種差額持續增大,美國奧巴馬政府以及其他希望改變貿易失衡的國家會不滿,對他們來説,也不可能長期持續貿易赤字。

  《經濟參考報》:工資的增長將減少企業的利潤,這就帶來了兩難的問題,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蒙代爾:如果經濟增長10%,工資增長10%,那利潤也將增長10%,這依然是平衡狀態。而且,目前中國還存在盈余,工資增長的速度還可以高于經濟增長。
  在總支出中,生産投入是很大一部分,這方面也必須保持均衡。匯率調整並非良策。事實上,通過貨幣升值可改變貿易失衡,或者説通過美元貶值調整失衡的説法,並沒有證據支援。
  中國經濟增長與購買力增長之間存在差距,在中國存在大量儲蓄,這並不單指公眾儲蓄,政府、企業內部儲蓄也包含其中,這些儲蓄就是貿易盈余的對應物。
  增加購買力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實現。其中比較好的一個方法就是減稅。我本人就曾經是裏根政府減稅措施的堅決擁護者。據我觀察,在中國,企業稅率有高有低,但所得稅較高,我認為高于其較合理的水準。其實中國政府除稅收之外有許多收入途徑,因此不需要徵收過高稅務。同時社會保障係統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大量人口涌入城市的情況下。

  蒙代爾指出:在全球信用評級體係中中國要扮演更重要角色

    在日前《經濟參考報》記者對蒙代爾的專訪中,他對全球信用評級體係作了自己的闡述。
  《經濟參考報》:您曾經説過“對資本市場來説,建立一個獨立、有效、公正的信用評級機構是至關重要的”,目前以美國穆迪、標準普爾、惠譽三大評級機構為主體的國際信用評級體係是不是“獨立、有效、公正”的信用評級機構?為什麼這麼説?
  蒙代爾:首先,我們要知道,目前的信用評級體係已經運作了上百年,穆迪成立最早,然後是標準普爾成立,它們在歷史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在目前這個時期,它們都犯了一些重要的錯誤。有一部分它們犯的錯誤和匯率的波動有關係,這次危機起源于房貸市場,但是美元的波動和泛濫加劇了這次危機,使它變得更糟。
  值得注意的是,這裏還有一個延伸出來的問題,那就是這些評級機構也給歐洲的主權債務作評估。這些有著很多債務的國家,比如意大利或是希臘,它們的問題應該更早的被這些評級機構指出,但事實上卻沒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2010:史蒂芬•羅奇:因匯率問題對華施壓將對美國造成“災難” 2010-06-25
匯率“雙向波動”初顯企業關注控制風險 2010-06-24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6.80 創五年新高 2010-06-23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創新高 2010-06-23
尹中卿:抵禦歐債危機需再完善匯率機制 2010-06-21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全球若觸發第三次大蕭條,誰之過?[思想頻道]用正確福利制度改變收入分布失衡局面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