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世界海洋日科技成果對接會現場。新華網發
6月9日,由海南省海洋廳、海南大學主辦的2025年世界海洋日科技成果對接會在海南大學舉行。
對接會上,12項前沿海洋科技成果進行路演展示,涵蓋深海能源裝備、海洋防腐材料、數字化養殖技術、海洋藥物、智能倣生機器人系統、高精度環境DNA檢測技術、水下超分辨成像與目標識別系統、旅游養殖平台、海洋光通信以及水下金屬燃料電池等多個領域,充分展示了我國海洋科技的最新成就與無限潛力。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現場。新華網發
現場還舉行了簽約儀式,海南省海洋廳、海南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海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成果轉化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參與共建中國首個深海試驗場,共同推動海洋科技的進步與發展。
海南省海洋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東嶼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此次參與路演的12項前沿海洋科技成果,與依託國家海洋綜合實驗場(深海),開闢“以場帶産、深海智造”新賽道高度契合,隨着“用産學研政金服”深海創新聯合體的協作愈發緊密無間,這些科技成果有望深度融入並有力服務——深遠海全空間智能無人體系各類應用場景的構建。
據悉,本次對接會以“轉化海洋新質生産力,共築海洋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將為海洋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搭建平台,為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提供契機。有關各方將繼續攜手共進,共同推動海洋科技的繁榮發展,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海南省海洋廳相關處室負責人,海洋領域相關企業、金融機構負責人,海洋領域相關科研人員,海南大學相關單位、部門負責人及師生代表參加對接會。(劉一鳴 陳思甜)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雯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