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鐘,8位委員向世界傳遞自貿港聲音-新華網


40分鐘,8位委員向世界傳遞自貿港聲音

2025-01-14   08:17:51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1月13日上午,省政協八屆三次會議“委員通道”(第一場)集體採訪活動結束後,委員集體亮相合影。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李昊 攝

  原題:省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舉行

  40分鐘,8位委員向世界傳遞自貿港聲音

  通民心,道民意。

  1月13日上午8時,省政協八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拉開帷幕。來自不同領域、不同界別的8位省政協委員分3組依次亮相,暢談履職心聲,回應民生訴求和百姓關切,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傳遞自貿港聲音。

  隨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海南航空再次騰飛恰逢其時。省政協委員、海南海航二號信管服務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廖虹宇圍繞加強海南自貿港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對接”積極建言獻策,建議充分發揮超長期國債和自貿港基金這些政府資本的壓艙石作用,更加堅定大家投資海南的信心,讓企業發揮更大的作用,讓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新機制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結出一個又一個“同心結”。

  如何擦亮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這張“王牌”?省政協委員、海南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韋開蕾認為,要把海南“土特産”這3個字琢磨好。她解釋,“土”,不僅包含“土法”,更包含“本土”之意,即充分依託和挖掘當地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生産和種植農産品。“特”,指的是找準地域特點,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優、精、準、新”特色化發展道路。“産”是在“土”和“特”的基礎上,真正形成産業集群化、産業化,産前、産中、産後一體化發展,構建全産業鏈條,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海南在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過程中,可以借鑒香港和澳門的哪些優勢經驗?面對記者提問,省政協委員、香港海南青年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張運年回答,可以聚焦文旅融合,從供需兩側着力推動旅游服務消費增量提質,借鑒香港、澳門打造“國際大都會”“首選旅游目的地”和“世界旅游休閒中心”的經驗,以文化提升旅游品質,以旅游擴大文化傳播,發揮文旅消費促增長、惠民生的作用。他從加強藝術文化、生態文化、民俗文化、體育文化與旅游融合的角度,給出具體的建議。

  “委員通道”,一頭連着“國之大者”,一頭連着萬家燈火。委員們在這裡駐足發聲,表達民意訴求,回答社會關切。

  “要科學地進行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發現工作,打破傳統觀念,關注孩子的潛能、興趣和獨特性。”省政協委員、人大附中海口實驗學校校長蒲煜分享了一名在校生愛好挖掘機、勇於創新的故事。她建議,政府主導制定培養計劃,以項目立項方式制定相應招生政策,同時建立工作&賬,作為學校申請該項目、學生入學及培養的基本依據;建立大中小貫通培養機制等,幫助孩子成長成才。

  一邊是教書育人,另一邊是治病救人。開展限制類技術18項、開展新技術新項目98項、平均住院日降低1.04天、入院平均住院日降低0.95天……省政協委員、海南省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陳峰列舉的一連串數據,是“大病不出島”綜合改革的具體落地。陳峰介紹,海南省人民醫院以解決重大疾病和疑難複雜疾病臨床診療需求為導向,做實做強神經疾病、心血管疾病、腫瘤、呼吸疾病等器官系統疾病中心,以及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診療中心,同時積極推進新技術,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海南自貿港的飛速發展,正吸引着全球的目光聚焦。省政協委員、海南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師、馬來西亞世紀大學孔子學院院長安福勇經常看到身邊的許多留學生,拿起手機記錄海南美景、美食、美麗鄉村,還上傳到國際社交媒體,向世界講述海南故事。2015年,海南師範大學與馬來西亞世紀大學共建世紀大學孔子學院,安福勇在這所孔子學院做了三年的中方院長,他介紹,學院通過組織舉辦書法研習、節慶體驗、漢語辯論賽等一系列活動,讓中外青年學生加深了解,收穫友誼。

  委員通道現場,省政協委員、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省文聯副主席、省民協主席、海南大學研究員蔡葩也分享了“講述海南故事”的體會。從錄音機到新媒體,從騎樓老街到南洋各地,從挖掘民歌到記錄方言,20多年來,蔡葩用口述歷史打開了海南的地方文化。蔡葩向大家呼籲,“隨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進一步深入,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擔負起歷史使命,進行海南口述歷史搶救,建立海南文化基因寶庫,為自貿港的建設貢獻文化力量,保存文化原動力”。

  當前,海南自貿港對外資的“磁吸力”持續增強。“海南已經成為中國面向全球經貿合作的重要樞紐,為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以及中國企業走向國際,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橋梁。”省政協委員、澳大利亞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何逸舟認為,未來中國的優勢産能可通過海南更好地供應全球;而跨國公司,也可通過海南這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到中國開展産業、科技和資本的國際合作,“我們對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充滿期待!”

  短短40多分鐘,委員們的回答信息量很大,講成績,給對策,既傳遞社情民意,又廣泛凝聚共識。誠意滿滿的交流,讓“委員通道”充滿強信心的底氣、暖人心的溫度、聚民心的力量。(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靈雲 劉曉惠)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