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果”到“一條鏈”、海南農産品穩步走向“精深”路-新華網


從“一個果”到“一條鏈”、海南農産品穩步走向“精深”路

2024-12-08   07:49:58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從“一個果”到“一條鏈”、海南農産品穩步走向“精深”路

  “土特産”換賽道 “弄潮兒”闖市場

  火龍果變身“能吃的口紅”,胡椒闖入啤酒賽道,油茶做成足浴包……第27屆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産品冬季交易會(以下簡稱冬交會)上,到各大展館轉上一圈,會發現不少海南“土特産”正跨界新賽道、注入新元素,變得越來越“潮”。

  從“土特産”到“弄潮兒”,初級農産品如何擺脫“身份束縛”?從“一個果”到“一條鏈”,産業路又該如何越走越寬?

  透過冬交會這扇窗,可以找到不少經驗與啟示。

  海南“土特産”“鏈”出新市場

  用火龍果做成的口紅,你見過嗎?

  在冬交會海南火龍果産業展館內,海南際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美粧産品,引起不少觀展者的興趣。“我現在涂的就是這款口紅,不僅好看,還能吃!”該公司董事長康寧介紹,從“實驗室”到展&,這款産品從研發到面世不過4個月時間,而距離該公司正式落戶海南,也僅過去了11個月。

  進展為何如此快?“海南火龍果營養價值高、口感好,可以説渾身是寶,如果只作為初級農産品銷售,實在可惜。”康寧直言,廣闊的市場前景,催促着該公司不斷加快項目推進節奏,“目前,我們已研發出原漿系列、美粧系列、食飲系列、植萃系列共計20余種火龍果精深加工産品。”

  由“一個果”延伸出“一條鏈”,胡椒的潛能同樣也被深度挖掘。

  胡椒小麥精釀啤酒、胡椒芝麻薄餅、胡椒花生糖、胡椒足浴包、胡椒小麻花……在海南胡椒産業展館內,作為“餐桌配角”的胡椒通過精深加工,跨界闖入零食、飲品甚至養生等新賽道。

  “從十多塊錢一斤賣到三四十塊錢一斤,近幾年,海南胡椒行情一路走俏,如果只是賣原料,根本不夠。”海南胡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部相關負責人戴露介紹,以“一品為主、多品開發”為思路,下一步該公司還將繼續研發胡椒香水、胡椒化粧品等更多胡椒新品。

  “鏈”上深加工、串起産業鏈的海南“土特産”,當然不止它們。

  文昌雞分類加工成雞翅、雞爪、雞腿等産品,並研發出椰子文昌雞、糟粕醋文昌雞、鹽焗雞、椒鹽雞等多種預製菜産品;海南椰子從椰子糖、椰子汁、椰子粉“老三樣”,到逐步打開椰乳、椰子油等“椰市場”;地瓜産業百“薯”爭艷,地瓜幹、地瓜酒、地瓜餅乾、地瓜粉條等産品備受好評……

  可以看到,越來越多海南“土特産”不斷延伸精深加工鏈條,正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吃幹榨凈”更有好“豐景”

  “土”中生“新”,前提是挖足挖好“土”的資源。

  “比如,我們從根莖中提取有效成分製成護手霜,將果皮加工為壓片糖果,果渣則變身為食品防腐劑。”康寧介紹,從根莖、花、果肉,到果籽、果渣、果皮,一顆顆火龍果幾乎被“吃幹榨盡”,更串起一條精深加工的“火龍果全産業鏈”。

  “吃幹榨盡”——這是不少海南“土特産”深挖産業鏈機遇的共同思路。

  如,胡椒中的胡椒油、胡椒鹼可以分別製成胡椒香水、藥用和健康食品;初榨之後的茶油茶籽餅粕可用於生産保健品、化粧品,茶餅殘油可萃取茶皂素用作清潔劑,茶粕、茶殼是很好的有機肥料及飼料;經過層層分割和加工,一頭屯昌黑豬可以被精細化製作成臘腸、臘肉、肉丸等數十種産品。

  産業鏈條向哪延伸,精深加工如何破題,科技是關鍵變量。

  海南華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生物質氣化技術,可以將椰子殼、葉、根等剩餘物“吃幹榨盡”,海南華研膠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生物酶解技術,將羅非魚、鱈魚等魚類的魚皮和魚鱗製成魚膠原蛋白肽等産品;海南(潭牛)文昌雞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科研院所開展技術攻關,推動文昌雞由初級農産品向深加工産品方向升級……

  可以看到,如今在海南,越來越多企業堅持科技賦能、挖潛增效,與省內外産業鏈上下游科研院所和相關企業協同創新,挖掘“土”的資源、放大“特”的優勢、延長“産”的鏈條,正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的增值文章。

  “鏈”上精深加工後,“土特産”也許能有“七十二變”,但並非所有新産品都能轉化成好産業、好效益。

  “我們研發出了20余種火龍果精深加工産品,但經過市場調研論證後,我們投入市場的産品可能並沒有這麼多。”在康寧看來,只有緊貼市場需求,不斷適應新消費、新場景、新營銷,“鏈”上精深加工的“土特産”才能真正由“産品”變“商品”。(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夢瑤)

【糾錯】 【責任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