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
9月21日,“回顧與展望:疍民歷史與文化研究學術論壇”在海南疍家博物館舉辦,論壇匯聚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等多領域專家學者與文藝工作者,共同探討疍家文化的歷史、現狀及其未來發展。
論壇上,來自全國多所知名高校的疍民研究學者圍繞疍民歷史、文化傳承、社會變遷等議題,從各自的研究方法論與專業領域出發,分享學術界近年來的優秀研究成果與學術見解。
廣東技術師範大學民族學院教授陳光良説:“以疍家博物館作為&&,我們可以通過博物館跟疍家的老人、小孩進行文化交流,游客也可以參與進來體驗疍家文化的精彩,知名度擴大後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來旅游,把這個地方打造成一個名片。”
陵水黎族自治縣博物館館長陳奮飛&&:“在海洋生産方面,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漁民發展海洋漁業。同時,有很多的漁民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産業轉型,轉變成有規劃的養殖,甚至還有漁民辦起了海上民宿。”
參會嘉賓參觀海南疍家人紀實攝影展。
本次論壇設置“歷史·文化·傳承”“發展·變遷·展望”2個議題,不僅聚焦於疍家歷史、文化傳承、疍民生活習性、風俗禮儀、歷史貢獻等發展,還研究保護疍家文化傳承以及創新性發展疍家文化的重要性,有效促進疍家文化交流與合作發展。
“疍家人從水上到岸上,生活的地方在空間上有了一個轉變,陵水新村也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疍家人已經開始參與到其他的工作中,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發展趨勢。”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副教授劉莉説。
海南疍家博物館自2023年9月開館運行以來,累計共接待觀眾約13萬人次,其中累計接待研學團隊50場次,約為1.5萬人次;共舉辦展覽6場,展覽類型包括當代藝術展、國外藝術家回顧展、海洋主題攝影展、古生物化石科普展等;在公共教育層面,已舉辦講座沙龍、專題導覽、手工坊等各種形式的公共教育活動31場。
海南疍家博物館館長林桐哲&&:“海南疍家博物館不僅是展示疍家相關的文物場所,還是創造新的疍家文化價值與構建新時代下疍家人的文化身份的場域,通過策展研學、公共教學、社區美育等活動,與藝術家、非遺傳承人、文化學者以及社會各行業人士進行合作,共同促進疍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當天下午,海南疍家博物館還舉行了“楊威勝:耕海人|海南疍家人紀實攝影展”,共展出60件由楊威勝拍攝創作的海南疍家人紀實攝影作品,讓參會嘉賓近距離感受疍家文化的獨特魅力。(黃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