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裏唱響“放牛班的春天”-新華網


大山裏唱響“放牛班的春天”

2024-06-02   10:02:56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

  大山裏唱響“放牛班的春天”

  “Bonjour Paris(你好,巴黎),Bonjour France(你好,法蘭西),雪山下的爐火,與雨林裏的陽光,同樣的耀眼明亮……”

  近日,山腳下的五指山市水滿中心學校又傳出悠揚童聲。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的30多名孩子,正在這裡排練曲目《把五指山唱給法蘭西》,為近期的一場演出做準備。

  不久前,帶着這首代表作,這支海南大山裏的童聲合唱團登上“中法友誼之聲——慶中法建交60周年音樂會”,以歌聲贏得一片讚譽。而正如歌名所傳遞的,這群五指山的孩子,努力以稚嫩又甜美的嗓音把海南文化唱給更多人,追逐着屬於他們的“放牛班的春天”。

  零基礎辦起合唱團

  “上&列隊調整時要碎步,動作要輕點,把身板再挺直一點。”“嘴巴再張開一些,用腹部的力量來提高音量。”現場,11歲的合唱團領唱、黎族女孩王茹涵,正專注地按着指導老師的要求做好示範。

  法國經典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了音樂家克萊門特到法國鄉村一所學校當助教時,通過籌組合唱團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音樂潛能,讓這群孩子從歌聲中找到自我、改變命運的故事,令無數影迷為之動容。

  無獨有偶,兩年前,這群大山裏的黎族苗族孩童帶着好奇參加了這個“興趣班”,沒有人預料到他們未來的舞&會有多大。

  2022年8月,經省委外辦派駐毛納村幹部提議,並在各方支持下,黎苗童聲合唱團在水滿中心學校成立。在校長郭海濤看來,早在成立之初,合唱團的目標就不僅是在山裏唱,而是期待有朝一日能唱到山外,展現本地民族文化特色,把海南的魅力唱給更多人聽。但這不乏質疑:“這些山裏娃,連最基本的音符、簡譜都看不懂,拼在一起搞合唱,能行嗎?”

  家長們沒有考慮這麼多。王茹涵的母親王麗梅是名農民,也是水滿鄉毛納村歌舞隊成員。得知學校遴選合唱團成員,當即給女兒報名。“孩子自小就喜歡唱歌,聲樂老師都誇她中音好,上&不怯場,面試第一輪就選上了!”她希望女兒傳承自己的歌唱天賦,也像其他家長一樣,希望孩子的童年因音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以“唱出山外”為目標,省委外辦派駐毛納村幹部邀請海南省管弦樂學會會長劉旻等專業人士來當合唱團指導老師。

  最終,劉旻從孩子的音色、對聲音的敏感程度等方面對每一個孩子進行綜合考量,勉強湊出了一個合唱團,最小的7歲,最大的12歲。

  “孩子們雖然沒什麼基礎,但個個嗓音純真,直抵人心,可塑性較強。”在啟動合唱團教學後,劉旻漸漸有了信心。

  “每一個娃,都很棒!”

  水滿鄉是海南島海拔最高的鄉鎮,熱帶原始雨林覆蓋率達89%以上,黎族苗族人口占95%以上,嘹唱民歌,對於世代居住在大山裏的他們而言,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

  但“真刀真槍”地搞起合唱,並不簡單,尤其是對孩子們來説。

  劉旻不時從海口過來,利用周五下午課後及周六時間,從最基礎的音符教起,讓孩子們掌握聲部對位、演唱音色等基本功。平時,合唱團則會在本校教師指導下,每週定時練習。

  “孩子練習要長時間站着,有時光一個聲部甚至一個發音,就要練一下午。碰到反復教學,孩子依舊不掌握要點時,老師着急,語氣嚴厲了點,孩子的情緒就會受到影響。”郭海濤説,沒有家長的支持,沒有耐力和毅力,孩子們是堅持不下來的。中途也確實有個別學生退出,好在大部分都留了下來。

  “一開始是挺難也挺累的,但我堅持練下來,就不覺得累了。而且,看過我表演的人都誇我唱歌越來越好聽!”王茹涵一臉“傲嬌”地説。

  從那首膾炙人口的海南民歌《久久不見久久見》練起,在日復一日地排練與磨合中,五指山黎苗童聲合唱團合唱節拍愈來愈齊,領唱、淺唱等配合技巧愈加默契。

  “我們結合孩子的音色特質,將經典曲目與現代化編曲技術結合,再輔以黎苗文化元素,讓合唱更有感染力。”劉旻嘗試將熱帶雨林與水滿鄉的一草一木、鄉村風物寫進歌裏。

  如今,合唱團已排練《毛納幸福謠》《我愛家鄉五指山》《水滿謠》《放牛調》《請喝一杯黎山茶》等12首作品。

  “每一個娃,都很棒!”對於這些“零基礎”的小學員,哪怕一個小小的進步,年至六旬的劉旻不吝誇讚,眼神裏滿是慈愛。

  大山之聲飛出山外

  靜謐的山腳下,童真的歌聲不時飛揚在校園裏,熱愛音樂的孩子們,內心一直憧憬着一個大舞&。

  “久久不見久久見,久久相見還想見。朋友哎!好久不見真想見!”

  2023年3月起,合唱團相繼亮相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海南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五指山主會場等場合,以宛如天籟的清澈童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今年5月,合唱團孩子迎來迄今最遙遠也最寬廣的舞&。5月4日,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際,合唱團18名成員身着民族服裝,在巴黎用法語唱響《把五指山唱給法蘭西》,用童聲傳遞中法友誼,也傳遞海南的文化特色和熱情好客,受到各界關注。

  “第一次出國!與法國小朋友同&合唱,還看到巴黎塞納河的風景,那邊的黃油麵包也很好吃。”合唱團成員王銘建一臉童真地回憶道。

  一路走向更大舞&的經歷也讓孩子們由靦腆變得更加開朗。劉旻説,合唱音樂對他們的影響,是可塑造他們未來的一切可能性,除了開闊眼界外,也讓他們真正在內心建立起一種自信。

  回到校園,孩子們也回歸學習之餘享受合唱的日常。如今,更多家長希望孩子加入合唱團。

  聽聞在法國時曾同&演出的法國寶麗聲合唱團將會回訪五指山,孩子們都很興奮,期待和法國小朋友再次交流,並帶他們看看家鄉的一山一水。

  “我們山裏好多鳥兒、蟲兒也會唱歌,你看我學得像不像……”合唱團成員、11歲的苗族女孩鐘意向海南日報記者表演道。

  正如啼聲婉轉的鳥兒,這群黎族苗族兒童的歌聲源於自然,飛出深山,也唱出童年的純真與快樂。(記者 蘇慶明 曾毓慧 特約記者 鐘麗)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