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稅務:做好“鏈”文章 助企向“新”發展-新華網


海南稅務:做好“鏈”文章 助企向“新”發展

2024-05-14   14:36:07
來源:新華網
字體:

  産業鏈、供應鏈是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生命鏈”。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聚焦主導産業,多措並舉強化聚鏈成群效應,利用稅收大數據精準搭線,以強鏈、延鏈、補鏈“鏈”出稅惠強企新格局。

  重點護航 “強鏈”優勢領域

  海南稅務部門針對省內核心産業鏈進行梳理,確立關鍵環節和龍頭企業,通過個性化涉稅服務,增強企業在核心技術上的研發投入,提升産業鏈的整體實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在儋州,海南煉化百萬噸乙烯項目於2023年2月全面投産,先後生産了乙烯、聚乙烯、環氧乙烷等産品。“乙烯項目建設周期長、投資成本大,推進過程中企業面臨很多複雜涉稅問題,稅務專班全天候在線提供服務,將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及時送上門來,目前我們已享受國産進口石腦油生産乙烯芳烴消費稅退稅12.68億元。”海南煉化財務負責人陳喜丹滿意地説。

  在三沙,當地稅務部門主動對接了解海洋油氣企業的經營動態、開發進度、政策疑點和服務訴求。在了解到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開發900米超深水油氣資源面臨諸多困難時,三沙市稅務局精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為該項目累計帶來4億元的資源稅減免。“深海油氣開發風險高、投資巨大,稅收優惠政策的精準落實極大減輕了我們的負擔,充分調動了企業開發海上油氣資源的積極性。”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的財務人員介紹道。

  數據牽線 “延鏈”企業上下游

  近年來,海南稅務部門主動靠前服務,通過分析稅收大數據,識別産業鏈上下游潛在的配套企業,推動促進上下游企業相互合作,實現産業鏈的有效延伸和優化升級。

  “我公司主要從事果類製品的生産、加工及銷售,近兩年受大環境影響,市場有所萎縮,上下游渠道收窄,訂單量下滑,企業長遠發展受到了一定限制。”海南大好麥食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岑愛連道出了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在了解到企業相關情況後,定安縣稅務局從海量企業信息及數千份發票等數據中進一步篩選出需方企業,在徵得同意後,向潛在需求企業發出“邀請函”,助力海南大好麥食品有限公司與相關企業達成200余萬元的購銷合作。

  文昌市稅務局利用稅收大數據篩選涉農企業,開展“直聯式”服務,抽調業務骨幹成立“惠農稅收服務隊”,走訪種植戶、收購點以及農産品初加工企業,幫助企業拓展上游原材料供給來源、打通下游産品銷售渠道。在了解到海南天水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産需不平衡問題後,文昌稅務服務隊立即開展補鏈助企工作,通過“全國納稅人供應鏈查詢”功能,為該公司匹配到符合條件的採購商——歐本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推動兩地企業供需高效對接,促成174萬元産品購銷協議。

  精準施策 “補鏈”重點環節

  針對産業鏈中的重點環節和短板問題,海南稅務部門精準加強對於鼓勵創新創業、吸引外資等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宣傳,助力填補産業鏈空白。

  作為海南自貿港13個重點園區之一,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聚焦教育服務和數字經濟兩大産業,推動教科産城高質量融合發展。陵水黎族自治縣稅務局依託“園稅企”協作機制組建重點園區專門服務團隊,聚焦園區加強人才輸送、加速産研轉化所計所需,集中最優資源為園區及企業提供高質量、高效率的稅務服務,為助力園區産業建強補鏈。

  為進一步提高“政策找人”的精準率,文昌市稅務局持續跟蹤問效,暢通與海南菲諾食品有限公司等鏈上企業的信息反饋,綜合採取事前告知、事中提醒、事後跟蹤的方式,為企業提供全流程“兜底”服務。海南菲諾食品有限公司顧平&&,“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2023年我公司享受了海南自貿港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多項稅收優惠,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流動資金,增強了我們研發創新産品的信心。”

  下一步,海南省稅務局將持續落實稅務總局部署要求,聚焦重點産業鏈發展需求,開展區域稅收經濟分析,發揮稅收大數據的優勢,以更有效的稅企溝通、更有力的供需對接,搭建企業一體化發展、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舞&,在強鏈、延鏈、補鏈上展現稅務新作為。(董樂樂、曾治文、李夢霞)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