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裏的鄉村風物

2023-06-14 10:12   來源: 海南日報

  平鋪五片粽葉,倒入半碗糯米,蓋上4片肥瘦相間的瑞溪黑豬肉,點綴一顆來自橋頭鎮的跑海鴨蛋,再倒入半碗糯米,不一會,像寶塔一樣的瑞溪粽子便完成……6月13日,走進位於澄邁縣瑞溪鎮仙儒村的海南澄邁喜豐隆食品有限公司生産車間(以下簡稱喜豐隆公司),用柴火烹煮的16個小時內,整個廠區滿滿的粽香撲面而來。

  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包粽子成為當地村民謀生的手段,現已發展成瑞溪鎮的主要産業。現代瑞溪粽子,延續傳統手工製作工藝,不僅吃起來是地道當地風味,也能帶動一批地方特色産業抱團發展。

  瑞溪粽子被認可主要得益於産品貨真價實,當地人始終堅持精選最好的食材,純手工製作,只為保持傳統工藝所賦予的口感。

  “瑞溪粽的粽葉,來自五指山的柊葉,粽子的口感吃起來很清香。”喜豐隆公司負責人李婷拿起用流水不間斷沖洗過後的粽葉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粽子用的豬肉必須是養殖一年以上的瑞溪本地黑豬,這個時候的豬肉肥瘦程度適中,經過高溫烹煮後,肥肉部分已經化為油脂溶入糯米中,而瘦肉部分也是入口即化。

  作為粽子的“靈魂”鴨蛋,來自於澄邁縣橋頭鎮所養的鴨子,自然放養的鴨子吃了海裏的螺蚌、小蝦等食物,鴨蛋也有了獨特的香氣。“鴨子長得胖乎乎的,下的蛋也有營養。”李婷笑着説,這些鴨子所下的蛋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呈現橙紅色,比普通的鹹鴨蛋油脂明顯要多,入口卻是油而不膩。

  “我們的粽子依然採用傳統手工包法,粽餡放好之後,一定要掂一掂,讓糯米和肉黏得更緊密,吃起來口感才會更好。”車間裏,有着20多年包粽經驗的肖克波手法嫻熟,速度很快,一天可包出八百餘個,“按計件來算,6月我起碼可以掙1萬多元。”

  既有傳統工藝做底,如何在粽子賽道中突出重圍?澄邁瑞溪粽子作為海南粽的代表之一,近年在規模化發展等方面也有不少有益探索。

  據了解,2022年,喜豐隆粽子總銷量達到20萬個,産值300萬元,今年預計線上線下銷售25萬個。

  今年,李婷加大投資力度,將原來建立初心食品加工坊向規模化生産廠房邁進,意味着生産管理將更加規範化、標準化,廠房面積也由曾經的400平方米擴大到5300平方米,全部建成後,以全年生産瑞溪“三寶”為主。

  “現在,澄邁本地消費市場已經打開,主要以企業訂購、土特産店銷售、商超和大眾消費等為主。下一步,我們準備繼續擴大生産量,集聚澄邁當地好物,在省內其他市縣開闢門店。同時,積極拓展線上銷售渠道,讓更多人品嘗到瑞溪的美食。”對於今後的發展,李婷信心滿滿。(記者 高懿)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969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