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昌江以“硬科技”提升農産品競爭力
有了“療養院”甘薯更甘甜
甘薯也會“受傷”嗎?受傷後又如何“治愈”呢?
近日,在位於昌江黎族自治縣石碌鎮廣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陵農業)的農産品分揀中心,海南日報記者見證了一場奇妙的甘薯“療養”之旅。
“甘薯的表皮非常脆弱,采收過程中經常破皮。”該公司加工倉儲部經理梁真周告訴記者,這對甘薯來説雖然不致命,但在儲藏過程中卻很有可能患上軟腐病、黑斑病,增加儲藏難度。
從分揀中心來到立體式冷鏈物流庫,“受傷”的甘薯將在位於這裡的高溫癒合庫中進行約7天的“療愈”,進行“高溫桑拿”。
走進癒合庫,梁真周從筐內挑選了幾個之前進入癒合庫療愈的甘薯,“看,原本它們都受傷嚴重,表皮脫落,但現在都結痂了。”
這就是高溫癒合庫的妙用。作為集熱帶農産品生産、加工、冷藏、銷售等鏈條於一體的企業,廣凌農業共有2700畝甘薯種植基地,每年生産甘薯3600噸,産值約2800萬元。在冷鏈物流方面硬體設施方面,共配備11間冷藏庫、8間凍庫。今年2月,該公司將原有冷藏庫升級改造為8間癒合庫,目前已有3間庫改造完成投入使用。
“普通的冷藏庫只具備製冷功能,也不能對有害氣體進行調節,達不到甘薯癒合、糖化的需求。”梁真周介紹,此次高溫癒合庫的升級改造,增加了加濕、二氧化碳濃度監測、新風循環、加熱等功能,經過高溫癒合技術處理後,能為甘薯穿上了一層“保護衣”,阻擋病菌侵入,控制其病變腐爛;且甘薯過氧化氫酶的活性顯著下降,薯塊的健康率達到了94.7%,同時甘薯的甜度也會提升。
昌江全縣甘薯面積約在2.5萬畝,産值約在2.3億元,約佔全島市場份額20%,因甜度高、規模大、上市早,田間收購價相對較高。此次甘薯高溫癒合庫的升級可對提高甘薯商品率、延長甘薯貨架期、提升甘薯口感標準化發揮關鍵作用,為甘薯産業發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完成3批約18萬斤甘薯的癒合糖化處理,直接提高了甘薯的經濟價值。“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完善昌江及周邊市縣的甘薯、芒果、龍眼等農産品的加工、倉儲和貿易産業鏈條,推動農産品加工産業的轉型升級,助力昌江農産品走向國外市場,實現由小産業向全鏈條、創品牌向創標準轉變,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農産品産業集群。”廣凌農業副總經理孫彤説。(記者 劉婧姝 特約記者 符文倩)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