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6日,在澄邁縣沙土村,橋頭鼎沙地瓜銷售合作社工人在打包地瓜。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原題:澄邁加強橋頭地瓜品牌化建設,既贏産品“口碑”又鼓農民“口袋”
從土裏刨食到土裏刨“金”
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黨的二十大報告
“以前,外地人都説‘嫁女不嫁沙土郎’,年輕人出去打工都不願回來。現在可好了,一棟棟‘地瓜樓’拔地而起,各地物流車搶着進村訂貨,從沒見過這般好光景!”12月6日,在澄邁縣橋頭鎮沙土村橋頭鼎沙地瓜銷售合作社,村民王琼文一邊忙着將冷庫儲存的最後一批地瓜套袋打包銷往市場,一邊向海南日報記者訴説起村裏的變化。
眼下的沙土村格外忙碌,村民們在合作社裏忙着搬貨、分級、打包地瓜。屋外,渣土車、物流車、私家車進進出出。不遠處,經過沙土村的環島旅游公路(澄邁段),工人們正加緊施工作業。“等着明年旅游公路修好,會有更多游客進村體驗挖地瓜,村裏就更熱鬧了。”村民潘孫育笑容滿面。
“要致富先修路!”一陣熟悉的聲音從屋外傳來,原來是澄邁縣農業農村局市場信息與交易合作崗負責人楊大利。與他一同進來的還有橋頭地瓜産業服務中心負責人王文克。剛從縣城開完關於“冬交會”澄邁展館籌備會議的二人,便再來到沙土村了解橋頭地瓜存量和新一輪地瓜的長勢情況。
看著大家討論得火熱,倆人也參與了進來。“橋頭地瓜的名氣越做越大,如何進一步擴大市場也是基層三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楊大利説,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發展鄉村特色産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來澄邁着力打造“6+2”(澄邁福橙、福山咖啡、橋頭地瓜、澄邁山柚油、無核荔枝、無籽蜜柚+澄邁鳳梨、大豐妃子笑)品牌矩陣,並以此為依託,謀劃推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除了旅游公路通車,方便游客來旅游,明年縣裏還將在村裏打造數字化溯源示範基地,幫助橋頭地瓜品牌提升檔次。”王文克説,基於此,其經營的公司已經在村裏投資建設5000平方米自動化打包廠房,明年將投入800萬元建設地瓜分級車間,助推橋頭地瓜標準化發展。
“地還是那塊地,從前是土裏刨食,現在是土裏刨‘金’!”村民王玉春接過話茬,“咱加入了合作社,當股東分紅,閒時在合作社打工,當工人賺工資;農忙時,家家戶戶搶種地瓜,政府還派技術員上門指導培訓。”
2021年,沙土村入選了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好消息、好政策、好舉措一個接一個,咱們沙土村發展的步伐一天比一天快。”王文克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橋頭地瓜品牌打得響,離不開政府部門制定的一系列舉措。2009年,澄邁縣委、縣政府提出“商標富農”戰略;2010年編制了地瓜標準化生産技術規程;2011年成立産銷協會;2016年成立地瓜研究所……
田地裏,綠油油的地瓜藤正肆意生長。王琼文的目光追隨着物流車移動的方向,手上的活依舊不停。
“我們將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大舞&’,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用實際行動讓農村更強、鄉村更美、農民更富。”楊大利的話語裏,透着滿滿的信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黨的二十大代表、澄邁縣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姑&&,該局還將在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抓住産業振興這一基礎工程,在“6+2”品牌矩陣效益初顯的基礎上,進一步夯實産業基礎、推進綠色種管、擦亮農業品牌,讓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記者 余小艷 高懿)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