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什玲鎮水賢新村、什東村新村68戶村民搬入新居

2022-09-18 08:43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保亭什玲鎮水賢新村、什東村新村建成,68戶村民搬入新居

  生態搬遷,遷來幸福新生活

  9月16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舉行什玲鎮水賢村、什東村生態搬遷慶典,共同見證68戶村民喜遷新居,開啟新生活。

  “新房得好好裝扮一番,這兩層小洋樓不僅採光好,還很寬敞。”當天上午,剛剛領到新鑰匙的水賢新村村民黃金草在自家240平方米的安置房內忙個不停。搬新傢具、打掃新房、接待來訪的親友……屋內洋溢着喬遷新居的喜悅。

  所有新傢具中,黃金草最滿意的是一張藍白相間的“公主床”,這是她特意為10歲的小女兒挑選的。“以前,住在山裏,孩子就醫求學都不便。搬下山後交通便利了,而且距離縣城不遠,孩子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在黃金草看來,生態搬遷,不只是為了保護綠水青山,更是搬進了幸福生活。

  什玲鎮位於吊羅山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吊羅山片區核心區生態搬遷涉及的村莊分別為抄寨村水賢村民小組和什東村民小組,水賢村是黎族村莊,什東村是苗族村寨,人口一共68戶357人。為了讓村民“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保亭在生態搬遷工作中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堅持生態保護和民生共贏。

  走進村莊新址,道路平整寬闊,水賢新村和什東新村的門牌相繼映入眼簾,一排排嶄新的獨棟式建築坐落有序,外墻上分別繪有黎族和苗族的特色圖案。村內,籃球場、商業街、公共服務中心、新能源充電樁等配套設施齊全。此外,什玲鎮新農貿市場也位於安置區內,由兩個村民小組集體統一經營,分配收益,這不僅是便民的“菜籃子”,更是村民的“錢袋子”。

  “每一戶搬遷戶都能在商業街分到一間鋪面。不僅如此,政府還將給我們每人分配5畝生産用地,而且有每年每畝500元的生産補貼,持續5年。”大學畢業後在鎮上工作的什東村村民梁弟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許多村民幹了一輩子農活,無法完全告別傳統種養,實實在在的産業扶持更能保障村民下山後能發展、可致富。

  “我們之前在山上只是種檳榔、橡膠、益智等經濟作物,搬下山後,掙錢的來源反而更多了,農民也可以變成‘多面手’。”梁弟的父親梁其興謀劃着接下來的“轉型”。

  “現在家門口就有新能源充電樁,阿爸説以後掙了錢,再買一輛新能源汽車。客廳這面大白墻也不能浪費,我準備下單心儀已久的投影儀。”梁弟走到新居庭院內,拿起量尺測量草皮尺寸,他想要在這裡種滿自己喜歡的花草,讓新生活更絢爛。(記者 王迎春)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901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