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昌江嚴格執行防疫措施保障漁民作業安全
出海零漏報 疫情零輸入
8月27日中午12時,昌江黎族自治縣作為我省第一批符合開海條件的市縣之一,今日迎來開海捕撈時刻。
早上10時許,在海尾鎮海尾漁港碼頭,不少漁民早早來到港口疫情聯防聯控點,進行出港前的報備,沉寂多時的碼頭恢復了昔日的熱鬧。
該縣在海尾漁港、昌化漁港、新港漁港設立3個疫情聯防聯控辦公點,安排專人24小時輪崗值守。大中型漁船每航次出海前,船東、船長需提前24小時憑出海船員名單及核酸檢測結果如實向所屬漁港疫情聯防聯控辦公點當面報備;小型漁船每次出港前,至少提前4小時到所屬漁港疫情聯防聯控辦公點報備。
昌江漁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梁永昌介紹,報備的內容包括填寫漁船出港報備登記表,查驗身份證、船員證、測量體溫、查驗健康碼、行程碼,以及核酸48小時陰性證明和7天無疫區旅居史,並簽訂海上防疫承諾書,做到出海零漏報、海上零接觸、上岸零失控、疫情零輸入。
此外,雇請的外省漁工,如無疫區旅居史的,要持有“3天2檢”核酸檢測證明;有疫區旅居史的,要持有“7天5檢”核酸檢測證明。
“進行登記報備後,我們會給每艘漁船頒發准許出海的綠色旗幟,然後由消殺人員對申報通過的船隻進行消毒後方能出海。”梁永昌説。
“早上來登記報備後領到了小綠旗挂在船頭,這代表我有出海資格,期待能滿載而歸。”漁民趙永發説。
目前,昌江有在冊漁船345艘,停靠在該縣各碼頭符合出海條件的共297艘,其餘停靠在省外縣外的其他漁船將根據停靠漁港所在地的防疫要求進行相關調整。(記者劉婧姝 通訊員符健柏)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