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海口龍華區借力大數據做好疫情精準防控,排查和管控效率提高70%以上
大數據賦能智慧防疫
“下午提供的部分手動登記名單中,後&&數據分析顯示有39人核酸檢測次數為零,8人為1次,麻煩通知他們盡快進行核酸檢測,同時核實下這些零次核酸人員是否身份證號登記錯誤。”8月26日下午,海口市龍華區城市運行聯動中心主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數據排查小組副組長吳淑平向城西鎮鎮長王詩茹反饋當天椰海糧油市場核酸檢測的數據分析情況。
得益於龍華區的“防疫大腦”系統,疫情態勢、申報核查、核酸分析、防疫全貌、風險預測等信息,實現了數字化、可視化。
利用自主研發的自主排查上報系統、封控管理系統、海政通居家健康監測管理系統,在此次疫情中,龍華區將人員排查和管控效率提高了70%以上,使得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精準高效。
“我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全員核酸檢測、重點人員排查等方面。”吳淑平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在全員核酸工作上,龍華區借助海政通等&&整合提煉信息,通過篩查匹配沒有及時做核酸的人員,並在海政通裏面標注出來,隨後把這個數據共享給基層工作人員。“通過大數據系統分析結果,我們精準給轄區內應採樣未採樣的市民推送短信提醒,共精準推送短信4批約32萬人次。”
在快速尋找密接和重點區域往來人員方面,該區則根據中高風險封控區提供的地點碼數據等進行分析,快速排查外溢人員,並及時推送相關鎮街管控。
數據多跑路,既提高了排查的精準度和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一線人員的工作量。吳淑平&&,相比於以往傳統的挨家挨戶詢問調查的方式,利用疫情防控管理系統提高了數據錄入的精準性,以及數據排查和居家健康監測管理工作的效率,使得以前10個人的工作量現在1個人便可以完成。
不僅如此,大數據在服務滯留旅客返程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此前的要求,從海口經機場返程旅客要完成‘七天五檢’核酸檢測才能離島,以前我們需要把每個旅客信息發給指揮部的數據組核查,但是通過這個系統,只要旅客服務專員輸入旅客信息就可以直接查詢到核酸檢測情況,從而幫助旅客順利回家。”龍華區滯留旅客服務專員蒙泳權説。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化數據賦能,在數據篩查核對、差異分析等方面繼續發揮作用,不斷升級疫情分析系統,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更科學、更精準。”吳淑平説。(記者 郭萃 實習生 林志暉)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