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三管齊下”築堡壘 “三色閃亮”當先鋒

2022-08-25 20:53   來源: 新華網

  海南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儋州市上下一心,迅速形成建機制、強隊伍、聚合力“三管齊下”工作體系,匯聚起黨旗紅、天使白、志願藍“三色閃亮”的強大戰鬥力,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奠定堅實基礎。

  迅速響應,建立高質高效的運行機制。本輪疫情發生後,儋州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建立“4+12+3”疫情防控戰時指揮體系,由市級領導擔任4個工作組、12個工作專班以及3個重點區域的主要負責人,強化組織領導、力量整合、協調聯動,形成高效的戰“疫”指揮體系。制定&&《關於開展“抗疫一線黨旗紅”行動的實施方案》,向全社會發布《我是黨員我帶頭 抗疫一線當先鋒》公開信和針對各行業的倡議書20多封,組織動員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和社會各方力量迅速集結,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市級領導靠前指揮,第一時間統籌調配各方力量;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幹部下沉一線,全力戰“疫”;全市852名駐村第一書記和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就地轉化為志願者;各鎮(辦事處)黨委全面響應,村(社區)黨組織迅速啟動“社區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形成市、鎮、村(社區)三級防控責任制,構築完整長效的“信息鏈”和“防控網”。

  盡銳下沉,形成戰鬥力強的抗疫隊伍。針對基層一線防疫力量薄弱問題,精準抽調機關企事業單位、鄉鎮幹部6125名,快速下沉村(社區、居),組織3批共908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幹部就地轉化為抗疫志願者,發動約8000多名社會招募志願者參與抗疫,文昌、屯昌、白沙等市縣派出625名黨員幹部志願者馳援儋州,不斷充實增強儋州抗疫隊伍力量。為迅速形成戰鬥力,進一步夯實市級領導幹部包鎮、鎮級領導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工作機制,指定21名市級領導包點負責那大主城區26個中高風險村(社區)。建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其中主城區的10個村(社區)臨時黨支部書記由市級領導擔任,全市共成立193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全面實施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將全市319個村(社區)劃分為742個網格,每個網格均配備市直機關幹部、公安民警、醫務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抽調37名處級幹部擔任高風險區域網格長,把黨小組建在網格上,構建“黨組織+網格長+網格工作人員”作戰單元,形成“市級領導+鎮包點領導+社區黨組織書記+網格長+街巷樓長”五級網格化體系,築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相繼&&了《儋州市機關選派幹部、兄弟市縣誌願者下沉那大鎮社區開展防疫工作人員管理辦法》《儋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願者管理辦法(試行)》《那大鎮高風險區就地轉化的機關黨員幹部志願者工作指引》,建立了人員調配、職責內容、管理使用、後勤保障、激勵監督全鏈條管理體系,最大限度發揮下沉幹部和志願者的作用,推動疫情防控措施落嚴落細落實。

  凝聚合力,最大化發揮各條戰線作用。深入開展在疫情防控一線當先鋒作表率創先爭優行動,市級媒體開闢“抗疫一線黨旗紅”專欄,共選樹100余名黨員先進典型,鼓勵各條戰線“疫”線入黨,共接收入黨申請書38份,確定入黨積極分子20名,吸收預備黨員14名,有效正向激勵黨員幹部群眾投身“疫”線。全市共有1135個基層黨組織和13000余名黨員衝鋒在前,全力投入核酸檢測、信息錄入、秩序維護、人員轉運、物資供應、健康宣教等工作。建立“小紅旗”愛心公益配送平台,開展就診網約車“紅旗護”行動,鄉村振興“紅旗惠”抗疫就業專項行動,解決了老百姓生活物資、就醫就業等難題。白馬井鎮中心漁港成立30人海上黨員先鋒隊,組織漁民完成多輪核酸檢測,保障生活供物資供應。防護一線,6790名本地醫護人員和4957名省市援助抗疫醫務工作者,開展核酸採樣、人員轉運、醫療救治等工作,留下很多感人的瞬間。成立黨員青年志願服務隊321個。保障一線,返鄉大學生、企業職工、社工人員、創業青年組成2000余名青年志願者隊伍,聯合2000余名巾幗志願者,協助做好維持秩序、信息採集、物資配送、上門服務等。500多名青年志願服務突擊隊,僅用6小時就完成30萬人次核酸檢測物資分揀,彰顯了儋州速度。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94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