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文大橋開通後,海口市北港村村民生活變化大

2022-04-18 08:44   來源: 海南日報


4月17日,航拍海口北港村一角。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原題:海文大橋開通後,海口市北港村村民生活變化大

  孤島變鬧市 漁村成景點

  4月17日清晨,海文大橋下的海口市美蘭區北港村,村民蔣封帥喜滋滋地清洗着剛打回來的兩大袋子生蠔。不一會兒的功夫,他已經接了幾個電話,是海口市區的海鮮排擋打來的,“老客知道我有新鮮的海貨,都搶着訂!”

  2021年2月,海文大橋北港島互通工程通車,結束了北港村村民400多年只能靠船出行的歷史。説起生活的變化,蔣封帥説北港村過去有“三怕”,現在有“三喜”。

  一怕風——

  “過去颱風一颳起來,村子裏就要遭殃。”蔣封帥説,北港島四面環海,風力往往更強,村裏有不少危房,颱風天就要轉移村民。儘管和對岸隔海相望,可就是這十多分鐘的海路,也搖晃得讓人心慌。

  如今,一喜新房多了。

  “橋通之後運輸成本降了一半,大家都舍得掏出錢來加固房子、蓋新房,現在再大的風都不怕了!”蔣封帥説,就在不久前,自己家的二層小樓也蓋好了。

  二怕臟——

  “過去清運島上的垃圾都要靠船,一袋袋垃圾先搬到船上,運到對岸再搬下來。”陳少花是北港村的保潔員,海文大橋北港島互通沒建成之前,清運垃圾費事不説,遇到天氣不好開不了船,垃圾運不出去,堆在一起招蒼蠅,村民見了全都繞路走。

  如今,二喜村莊美了。

  “現在每天都有垃圾清運車開上島,到了點大家就出門丟垃圾。”不僅如此,村民陳儀指着家門口的生活垃圾分類小屋説,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中,村民都還學會了垃圾分類,並且在房前屋後都種上了花,生活環境越變越好。

  三怕窮——

  “過去村子閉塞,靠海吃海,只能勉強糊口。”和島上的大多數人一樣,村民饒朝明祖祖輩輩都是漁民。天氣不好,出不了海,漁民們的收成就受影響。“有的年輕人害怕窮,乾脆外出打工,村裏越來越荒。”

  如今,三喜村民富了。

  因為離海口近,每每退潮,北港村總能吸引許多專程來趕海的游客。而環繞在村莊南面的紅樹林,是鷗鷺等鳥類棲息地。長長的海岸線邊,綠色的茂林裏點綴着顆顆白色珍珠,成了北港村一幅美麗畫卷。

  頭腦活絡的饒朝明最先捕捉到商機,2021年年底,他把自家的房子改成了海鮮加工店。

  客人們趕完海,就帶着海鮮到饒朝明的海鮮店里加工,大快朵頤之後沿着環村路觀樹賞鳥,成了北港村的新賣點。

  而像蔣封帥那樣,借助橋的便利,把海鮮賣到島外,一天收入兩三百元的村民更是不在少數。

  孤島變鬧市,村民心裏暖。紮在北港島的海文大橋橋墩上,村民自發書寫的兩行大字赫然醒目——吃水不忘挖井人,橋通永銘黨恩情。(記者 劉夢曉)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569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