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酵池的這批豬糞是2天前運過來的,在加入微生物菌株進行發酵後,3天后就能轉換成用於火龍果滴灌的水溶性有機肥。在有機肥的滴灌下火龍果長勢良好,不少植株已經開花、挂果。”3月9日,在位於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烏烈鎮道隆村、峨港村的海南尚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火龍果基地裏,技術員徐偉智正在發酵池查看有機肥的發酵情況。
“把它發酵成一個全水溶,沒有二次污染、無臭味的豬糞發酵液,直接通過我們的這個泵傳水肥一體化系統,對園區的火龍果進行灌溉,作為他們的肥料。”徐偉智介紹,綠色種養循環是農業綠色發展的有效舉措之一。目前,公司以微生物技術為核心,推進綠色種養循環,逐步建立火龍果産業種養標準化,打造綠色循環生態農業。當前,公司種植近1500畝的火龍果已實現綠色種養循環,累計産量200萬斤、産值800萬元。
據悉,海南尚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於2020年5月成立,基地計劃種植火龍果面積2600畝。截至目前,已種植包括軟枝大紅、金都一號、無刺紅龍、黃龍果、燕窩果等品種在內的火龍果近1500畝,預計在2023年完成全部種植任務。目前,該公司形成了以微生物技術為核心的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體系,全力推進綠色種植、無公害種植,逐步實現火龍果産業種植標準。
海南尚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火龍果種養基地負責人喬峰介紹,目前基地對市場上的複合肥、化肥都已停用,下一步基地種植所用的全部肥料都將採用微生物的菌肥。經計算,將各類禽畜糞污等原料作為有機肥,公司種植成本降低了20%以上,實現了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農業生産的雙贏,同時還降低了化肥、農藥的使用。未來公司計劃與烏烈鎮就“昌江縣綠色種養循環示範園”做積極探索,將居民糞污、秸稈等種植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與農業生産相結合,實現農業農村生産廢棄物的循環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發展産業的同時,還積極吸納周邊村民務工,從火龍果種植、分選包裝等方面,提供就業機會,助力鄉村振興。截至目前,該公司吸收長期務工人員120人,平均每月短期務工180餘人,帶動村民實現年均收入約達4.5萬元。(王雯君、馮定坤、鐘文)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