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為契機,持續將稅費優惠政策的“活血”精準輸送到鄉村特色農業主體的“毛細血管”,全力服務國家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持續為現代農業高質高效發展注入“稅”動能。
稅策惠企 托起鄉村振興致富路
“我們採取的是一季毛豆與一季水稻育種輪作種植的模式,雨季與旱季交替種植不同的作物,不僅有效促進了耕地利用良性循環,還使得閒置荒地‘變廢為寶’。”提起自家的“水旱輪作”模式,海南歐蘭德農業高科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顏和德十分自豪。一直以來,該企業堅持“你荒我種,你種我幫”的發展理念,在昌江的山竹溝村、青坎村、牙營村等村落進行“坡改田”土地整治3000多畝,同時採取“公司+專業戶+農戶”及“資金+技術+銷售”訂單合作等多种經營模式,引導和發動周邊300多戶農戶跟隨公司種植毛豆與水稻育種達10000多畝,以實際行動帶動農戶就業致富。
“從稅務登記、發票領用再到後來的政策宣傳、申報輔導,稅務部門無一疏漏,幫助我們精準享受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今年第一季度,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我們企業就享受了近243萬元的稅費減免。”顏和德説道。
同樣對國家稅費好政策深有感觸地還有海南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得益於國家政策,2022年我們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55萬餘元,這讓我們有了更多流動資金用於提升沉香種植技術,也讓我們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該企業總經理劉寶元&&。
據悉,作為2017年就扎根海南的一家沉香種植企業,海南那大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積極通過發展“企業+農戶+基地”模式,打造成為了集種植、加工、生産與研發、銷售於一體的綜合産業,並輻射周邊村莊,帶動村民一起種植沉香苗,讓沉香標準化生産成為農民致富的手段。如今,該企業種植規模已達700多畝13萬多株,同時還擴展開發了線香、茶葉、手串、精油、化粧品等系列沉香産業産品,沉香樹儼然成為了當地村民們的“致富樹”。
稅惠賦能 “鱷魚小鎮”揚帆起航
位於海南東方的海南鱷珍鱷魚産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當地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20年落戶東方市紅草村後,該企業帶領當地養殖戶積極發展鱷魚養殖,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戶産業發展和務工創收,紅草村也發展成了集鱷魚養殖、生鮮和高端衍生品精深加工、旅游觀光、娛樂購物於一體的全産業鏈、三産融合的“鱷魚小鎮”。
在公司創新發展屢獲佳績的過程中,海南稅務部門始終以“潤物細無聲”的服務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管家”角色。2022年,在疫情影響下,該企業産品需求大幅下降,旅游觀光園升級改造又亟需資金,産品研發的腳步無奈放緩。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海南稅務部門第一時間為公司送去稅費政策“套餐”,幫助企業獲得“銀稅貸”256.2萬元,享受海南自貿港企業所得稅15%、“六稅兩費”優惠政策減免240.37萬元,真金白銀直接入袋。
“在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與外界合作開展了鱷魚藥用價值研究,研發了鱷魚血片和營養品,其中鱷魚血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在肺癌、肝癌治療中的作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此外,我們還與海南琼&師範學院開展了鱷魚品種提純和鱷魚標準化飼料研究,其成果已開始從實驗室進入養殖場,原料品質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海南鱷珍鱷魚産業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喻志林介紹道。
以稅興農 菊花産業蓬勃發展
“今年基地的菊花銷售額已有500余萬元,一半出口日本、韓國等國家,一半銷往國內的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提及企業發展現狀,東方市政協委員、海南虹華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文明喜笑顏開。
海南虹華園藝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産、銷”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企業,落戶東方後已栽培選育切花菊新品種32個。依託東方冬季氣候乾燥、陽光充足、降雨量少的氣候優勢,種出的菊花色澤鮮艷、品質優良,遠銷各大海內外市場,每年出口總值約4000萬元。近年來,隨着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種植品種不斷豐富,該公司位於東方市四北村的種植基地已成為海南省最大的菊花種植基地,帶動周邊企業及農戶發展菊花産業近萬畝,每年帶動500余名當地群眾務工就業。
“稅務部門結合我們經營季節性強的特點,定期上門為我們提供業務指導、政策解讀等貼心輔導,幫助我們享受自産農産品免增增值稅、減半徵收‘六稅兩費’等稅費優惠政策,節省稅費近10萬元,資金雖不多,但同樣讓我們感受到了國家對我們發展花卉産業的支持。”楊文明説道。
據悉,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業企業發展,海南稅務部門成立了涉農政策宣傳輔導團隊,實地走訪企業問需求、送政策、解難題,為企業送上個性化、專業化的稅費優惠大禮包,讓助企惠民的春風吹到田間地頭,積極助推現代農業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何萍、許妃、李夢霞)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