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下、大腦空白、入睡變得困難怎麼辦?

2023-06-08 08:38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吃不下、大腦空白、入睡變得困難怎麼辦?

  心理專家支招應對高考應激反應

  高考期間,有些考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壓力應激反應,對此,海南日報記者採訪省內心理專家,教考生如何化解。

  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心理健康促進科負責人楊娟&&,人在遇到壓力事件時,身體會産生壓力激素,考生面對高考同樣如此。壓力激素引起的應激反應表現有情緒喚醒水平增強,精神緊張,生理變化(心跳加快、胃腸蠕動慢、出汗、睡眠改變等)。壓力應激反應本身是為了讓人能調動身體能量應對挑戰,在進化角度上具有積極促進意義。而當壓力過大、反應過激時,考生容易過度焦慮,吃得多或吃不下,入睡變得困難,時常被家人朋友看似平常的話激怒,上了考場,本身復習充分的知識,變得難以提取,出現“大腦空白”的情況。

  該如何調整?楊娟&&,一件事能帶給人壓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不可控性和周圍人的評價。在我們所處的社會背景下,高考被視作改變命運的“人生大事”,家長期待,老師教誨,親友關心,個人理想,讓考生擔心考砸,擔心辜負周圍人的期待,因此感受到的壓力變大。緩解壓力,很大程度在於考生和家長如何看待,如果考生和家長對高考的結果理性看待,降低期望,接受最壞的結果,將高考過程和結果中出現的變化合理化、常態化,打消考生的擔心,那考生就可能將壓力應激反應當作積極促進的因素,在考試中穩定發揮,在考試後坦然面對。

  高考期間,家長還可以做哪些準備?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心理健康促進科心理治療師劉穎介紹,從飲食、睡眠的安排上,和平常保持一致,不需要加入特別的食物,延續平素的睡眠習慣,營造穩定感。考生和家長情緒緊張是正常的,作為成年人需要給考生呈現情緒管理上的榜樣,不疾不徐地做好該做的後勤保障工作,避免在考生面前流露緊張情緒。除此之外,家長要發揮“情緒垃圾桶”的作用,允許考生宣泄情緒,讓其有發泄的出口,避免和考生提要求、講期望、説大道理,安靜、不加評判地傾聽。

  考場上太緊張了怎麼辦?劉穎&&,可以花幾分鐘閉上眼睛深呼吸。人的身體和心理緊密關聯,深呼吸時有意識地將身體放鬆,它會帶動心理的放鬆,讓心情平復。另外,把前面講到的壓力應激反應派上用場,將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此類緊張的生理表現,合理化為全身上下都在積蓄力量應對考試,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最後,兩位專家想對所有考生説:高考不是決定你人生的唯一途徑,但是你對待重要考試的態度體現了你對待人生的態度——即無論分數高低、成功與否,你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在掌控、應對每一次挑戰。(記者馬珂)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967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