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告訴你:正確佩戴口罩可大大降低感染概率

2022-12-18 08:56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省醫院專家告訴你:正確佩戴口罩可大大降低感染概率

  12月17日,省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陳永倖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方式仍以呼吸道飛沫傳播和密切接觸傳播為主,如果兩個人都戴了醫用外科口罩,傳染的風險就會大大降低。

  陳永倖&&,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戴口罩不僅可以防止病人噴射飛沫,降低飛沫量和噴射速度,還可以阻擋健康人吸入噴射的飛沫核,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佩戴口罩不能保證絕對不被感染,卻可以大大降低感染概率。有研究數據表明,與新冠病毒感染者近距離接觸時,若雙方都不戴口罩,傳染概率高達90%;若雙方同時佩戴口罩,傳染概率會降至1.5%。

  疫情防控期間,建議使用醫用口罩。醫用口罩分為一次性醫用口罩、醫用外科口罩和醫用防護口罩(N95),防護效果依次提高。(記者 馬珂)

  以下場景需戴口罩

  ●進出商場、超市、電影院、候車室等室內密閉場所時

  ●進出人員密集的農貿市場、露天廣場、劇場、公園等室外場所時

  ●乘坐廂式電梯和公共交通工具時

  ●到醫院就診或陪同他人就診時

  ●出現發熱、咳嗽、咽痛、打噴嚏等呼吸道症狀時

  ●在餐廳、食堂進食前後和其間上廁所時

  ●到養老院、福利院、精神衞生機構、監所等重點場所探視時

  ●如家人被確診為陽性感染者或認定為密接時,家庭成員與其近距離接觸時

  以下場景無需戴

  ●獨處、開車、騎車時

  ●獨自在室外空曠且人員稀少地區鍛煉、工作,並且沒有人員聚集時

  ●年齡極小的嬰幼兒不能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睡覺時不建議戴口罩

  以下場景需佩戴N95

  ●去發熱門診就診或陪同就診時

  ●家中有居家隔離陽性感染者或密切接觸者,在與其近距離接觸時

  ●出現發熱、幹咳等症狀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或需要外出就醫時

  ●居家隔離的陽性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外出就醫時,需佩戴醫用防護口罩(N95)

  正確佩戴口罩的方式

  ●佩戴前要保持雙手清潔

  ●佩戴時確保深色面朝外、有鋼絲條一側朝上,雙手分別拿好口罩兩側繫帶,拉開挂到耳朵上,挂好後把口罩上下拉開,上面蓋住鼻梁,下邊蓋住下巴,雙手按壓鋼絲使其貼附於鼻梁

  ●摘口罩時手一定不要觸碰口罩外表面。雙手拿住口罩兩側繫帶,把口罩從雙耳取下,按其他垃圾進行處理

  ●口罩佩戴時間較短,並確保沒接觸過危險環境,可懸挂於乾淨通風處再次使用

  ●使用前,不建議噴灑消毒

  ●如果口罩佩戴時間較長,不建議再次使用

  ●對出現咳嗽發熱症狀的人,用過的口罩建議先對口罩內外表面消毒,再進行處理

  ●要隨身備用一次性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至少3個,以應對突發情況

  ●口罩須及時更換,建議每個口罩持續佩戴時間不超過4小時,累計佩戴時間不超過8小時,被打濕或污染時要及時更換

  ●離開醫院、超市等風險等級較高的場所時,建議立即更換新口罩

  ●更換口罩時,建議在室外空曠處或周圍沒有人的地方

  ●在佩戴口罩過程中,不要用手觸摸口罩外表面

  ●如因口罩出現松動掉落而不得已碰觸時,碰觸前後都要規範洗手或做好手部消毒

  ●回家後,要及時摘掉口罩,避免不摘口罩與家人接觸。廢棄口罩不可隨意亂扔,要規範處置

  ●不建議同時佩戴多個口罩,這樣並不能有效增加防護效果,反而會增加呼吸阻力,破壞口罩密合性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9216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