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9月15日電(記者 陳凱姿)記者從海南省知識産權局了解到,海南省近年來通過組織實施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打造區域特色品牌,助推鄉村振興取得實效。
“地理標誌是與‘三農’&&密切的知識産權。”海南省知識産權局局長肖超説,2021年7月,海南省發布了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行動方案,以完善地理標誌産品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質量保證體系為抓手,着力培育地理標誌優勢産業。截至目前,海南省共有116個地理標誌産品,“興隆咖啡”“澄邁橋頭地瓜”等地理標誌産品被列入第一、第二批中歐地理標誌互認互保名單。
據介紹,作為我國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專用標誌使用核準改革試點最早的省份之一,海南省將用標核準業務納入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實現全程網辦,不斷簡化辦理流程。自2021年4月起,海南省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專用標誌使用的審批時限,從此前的3個月壓縮到1個工作日。一年來,海南新增185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專用標誌用標主體,“海口火山荔枝”等用標市場主體均達10家以上。
肖超説,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的實施正助推海南鄉村振興取得實效。目前,品牌價值超過93億元的“三亞芒果”種植面積達36萬餘畝,年産值近60億元。三亞市芒果協會按照“企業+基地+農戶+旅游+地理標誌”的發展模式,實行村企聯動,為農戶提供了數萬個就業機會;“樂東金錢樹”現有187個種植基地,每年為當地村民提供上萬個柔性工作崗位,市場覆蓋國內各大省份及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文昌雞”地理標誌産品保護近年來持續得到強化,養殖場發展到1800余家,年産值24億元,成為文昌市重要産業之一。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