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金融機構打好紓困“組合拳” 助力企業穩發展

2022-08-07 09:15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海南金融機構加強政策保障,創新金融産品,打通對接渠道

  打好紓困“組合拳” 助力企業穩發展

  資金困難的時候,金融機構的一次貸款延期、一次讓利減息,都可以幫助企業紓困解難。

  “海南農信、白沙農商行就是企業的貴人。”近日,負責白沙黎族自治縣阿羅多甘共享農莊項目開發的中合集團總裁李紅勳的話語,道出了很多企業的心聲。

  疫情陰霾下,阿羅多甘共享農莊旅游産業受到影響。白沙農商銀行為其發放5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並辦理了部分存量貸款的延期,為共享農莊的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支持。

  近段時間,海南金融機構持續發力,通過政策保障、創新服務、搭建平台等舉措,積極為穩經濟大盤貢獻金融力量。

  政策保障

  從頂層制度保障助企紓困

  今年4月起,省內各相關部門、各金融機構相繼&&政策、舉措,為企業紓困解難。

  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金融扶持受疫情影響中小微企業的若干措施》,具體從融資擔保、金融創新等11個方面着手助企紓困。

  “此次&&的政策着眼於海南實際情況,每項措施都極具可操作性。”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説。

  不僅如此,各個國有金融機構也分別&&助企紓困相關舉措。其中,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推出《關於積極扶持小微企業對抗疫情的十條措施》,為海南省內普惠型小微企業專項匹配20億元信貸額度;交通銀行海南省分行推出抗疫紓困十條舉措,為海南省內普惠型小微企業匹配10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滿足小微企業信貸需求;郵儲銀行海南省分行推出加大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十條措施,精準施策促紓困,推行減費讓利。

  作為本土金融機構,海南農信社&&了《關於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幫助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的九條措施》,小微企業經營貸款可免收半年利息等。

  創新服務

  解企業融資難題

  為了更好地為企業紓困,海南各金融機構不斷嘗試,根據實際情況創新金融産品。

  7月底,海口高鐵東站附近一工程項目施工熱火朝天。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負責該項目施工的海南聖天基礎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明俊還是松了一口氣,“公司剛收到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一筆530萬元的信用貸款,企業的資金壓力得到了緩解。”

  “銀行根據施工合同,按照合同額度一定的比例發放了信用貸款,這是公司貸到的第一筆信用貸款,對公司的幫助很大。”於明俊説。

  於明俊所説的信用貸款,是中行海南省分行基於自貿港建設重點項目建設需求,以為企業紓困解難為目的,在今年創新研發出的金融産品“重點項目貸”。

  “通過大數據搜索,主動為企業提供上門信貸服務,不需要抵押物的純信用貸款,一週就能放款。”中行海南省分行客戶經理劉敏介紹,因為項目建設前期墊資較多,大多數建築工程企業都有這樣的資金需求,信用貸可以極大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

  創新信用貸款形式的同時,海南各金融機構也創新抵押形式,推出應收賬款抵押融資貸款。今年上半年,我省應收賬款融資金額同比增長14.5倍。

  搭建平台

  打通銀企暢通渠道

  在金融機構不斷推出産品,企業也有融資需求的背景下,“融資難”大多是因為銀企對接還不夠充分。

  6月底,海南省舉行大型政金企對接會上,各類企業提出的融資困難,現場金融機構幾乎都有解決辦法。很多企業現場才知道,有哪些金融機構推出的産品剛好符合自身需求。

  “企業有多樣的融資需求,金融機構也有相應的金融産品,但是兩者信息不對稱。因此,加強銀企對接相當重要。”交通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肖霆的感受,也是眾多金融機構和企業的感受。

  在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推動下,海南已經搭建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銀企對接渠道:線上依託去年底上線的海南省智慧金融綜合服務平台,線下依託今年6月底揭牌的海南省小微企業貸款服務中心,全方位打通金融機構和企業對接渠道。

  企業只需進入海南省智慧金融綜合服務平台,提交融資需求,即可與相對應的金融機構完成匹配,智能對接;企業走進海南省小微企業貸款服務中心,可直接諮詢現場入駐的多家金融機構,選擇較為適合的金融産品。

  得益於各類舉措的加持,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進一步緩解。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普惠小微貸款餘額895.2億元,同比增長26.3%。截至6月末,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貸款餘額分別為425億元、3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9%、4.4%,相關受困行業金融紓困成效有所顯現。(記者 王培琳)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895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