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持續為企業紓困解難 打出“緩返補降”組合拳

2022-06-23 08:29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我省持續為企業紓困解難,打出“緩返補降”組合拳

  預計釋放政策紅利近78億元

  6月22日,在海南省“紓困解難 人社助力”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我省發布惠企惠民的利好舉措:為應對今年的經濟形勢,我省出臺了落實國家有關政策的實施細則,預計釋放政策紅利近78億元,並推行“緩減+返還+補貼+調降”的人社組合模式。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鐵剛介紹,我省出臺了一係列助企紓困、穩崗擴就業的政策,既有助力市場主體“青山常在”的制度性安排,又有解燃眉之急的階段性舉措,既有全國統一部署實施的政策內容,又有根據國家授權、結合我省實際採取的自選動作。概括起來,就是“緩減+返還+補貼+調降”。

  在“緩減”方面,我省實施階段性緩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保費政策。從餐飲業、零售業等5個特困行業,進一步擴大實施范圍至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等22個困難行業,以及受疫情影響生産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從2022年4月1日起,將全省各類建築、鐵路、公路等建設工程施工項目的工傷保險繳費費率從之前的0.9‰和0.75‰兩類,統一降低至項目工程合同(含追加合同款)總造價的0.65‰,在全國最低。

  在“返還”方面,繼續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新出臺政策重點向中小微企業傾斜,並提高大型企業的返還比例。將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由60%提高至90%,將大型企業返還比例由30%提高至50%。推行“免申即享”,對沒有對公賬戶的小微企業,可將資金直接返還到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賬戶。從今年7月1日起,失業保險基金實行全省統一集中管理,享受穩崗返還政策的企業擴大至全省范圍。

  在“補貼”方面,為企業提供補貼等“真金白銀”支援。給足“用工紅包”,實實在在幫助企業降低用工成本。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的企業,按每招用1人給予一次性獎勵2000元。為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就業見習補貼、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補貼、創業補貼等。今年底前,階段性實施高校畢業生擴崗補助政策,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並參加失業保險的企業,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與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政策不重復享受)。對創業者提供個人最高3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今年預計發放10億元。

  在“調降”方面,優化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管理。按行業、工種等分類設置人工費用撥付比例,降低人工費用撥付標準。一般房屋建築工程、裝飾裝修工程、園林綠化工程降低5%;裝配式建築降低10%;市政工程(不含園林綠化)、交通運輸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降低15%。為有效減輕企業資金壓力,施工合同額在300萬元以下或作業工期不超過1個月,可不開立專用賬戶,取消了存儲工資保證金作為辦理施工許可證的前置條件。(記者易宗平)

[責任編輯 韓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6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