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我省印發人均預期壽命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年)
到2023年人均預期壽命達80歲
近日,省政府發布《海南省人均預期壽命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其中明確提出到2023年全省人均預期壽命要達80歲。
《計劃》提出,到2023年,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初步建立,生態環境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安全保障能力和重點疾病防控能力明顯提升,重點人群健康狀況持續改善,全省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歲。
到2025年,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態環境、社會環境和生活方式,實現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維護、促進和保障,威脅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險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全省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1歲。
《計劃》提出的行動內容包括高血壓防治行動、糖尿病防治行動、肝癌防治行動、婦幼健康救治行動、意外傷害防控行動、優良生態環境建設行動、健康服務體系優化行動、食品安全監管強化行動、全民健康素養提升行動。
其中,高血壓防治行動中將強化協同救治網絡。建立高血壓防治中心,健全基層管理服務團隊,為轄區高血壓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預和個性化治療等規範服務,暢通與上級醫院轉診機制。推進胸痛和卒中中心建設,構建“覆蓋全省、分區負責、部門協同、社會聯動”的高血壓綜合救治體系。
糖尿病防治行動,將落實糖尿病早篩早診早干預策略。促進基層糖尿病及其併發癥篩查標準化,設立糖尿病專科特色門診。建立醫院—社區糖尿病無縫管理鏈,做實糖尿病患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支持通過互聯網+服務等形式開展糖尿病管理。實現基層醫療機構35歲以上糖尿病高危人群首診測血糖率≥85%。
肝癌防治行動,將加強肝癌致病因素防控。加大食用植物油中黃曲霉毒素監測;加大無證小酒坊查處力度,加強果酒等酒類質量抽檢和監管。開展食物肝癌致病因素宣傳教育。推進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工作,加強水源地水質和飲用水供水末端水質的新污染物監測和管控。
婦幼健康救治行動,將推進宮頸癌和乳腺癌防治。加大HPV(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接種、“兩癌”篩查的宣傳力度。完善“兩癌”篩查、診斷、風險評估和救助服務。開展適齡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工作。支持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建設培訓基地、防治中心。加強基層宮頸疾病專科門診建設,規範宮頸疾病治療。制定實施海南省宮頸癌消除行動計劃。
意外傷害防控行動,將加強抑鬱症、焦慮症等常見心理疾病的早期篩查和識別。加強對高層建築、海上構築物的安全管理和隱患排查,設置防護欄、安全網、警示標語以及監控設備。限制高毒性農藥銷售,規範獲取農藥或安眠類藥品的途徑等。
優良生態環境建設行動,將建立健康影響評估機制,將健康理念和健康要素納入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市政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服務等有機結合。加強安全飲水保障。鞏固國家衞生城市創建成果,開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健康細胞建設,完善社區健康設施配備。
健康服務體系優化行動,將加強區域醫療中心、臨床重點專科及特色專科、院前急救能力建設。建立以家庭醫生為核心的分級診療制度,加強基層醫療衞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構建智慧化醫療服務體系。加快研究型醫院建設,打造開放共享的臨床研究平台。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慢性病防控、疾病治療和康復中的作用。
食品安全監管強化行動,將完善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制度,提升監管效能,完善部門協作機制,構建從源頭到消費的全過程、高效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全民健康素養提升行動,將強化“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開展重點領域健康促進與教育干預,推進健康促進區(縣)建設,營造全民健康、共建共享的社會氛圍。將健康教育、食品安全、急救知識等納入中小學教材。協調指導各類廣播電視報刊媒體,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疾病防治與健康知識宣教、競賽等活動。(記者馬珂)
| 手機新華網







